-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春龙:找寻逝去的渔事记忆
“崴星”、“出K”、“篦A”是什么意思?
扳蟹罾,拉蟹网,排蟹,挖蟹,蟹簖,蟹笼……捕蟹的方式究竟有多少种?
作家刘春龙在本报副刊开辟《春龙说渔事》专栏,那些久远的渔事影像,那些原生态的乡村细节,在
字里行间鲜活起来……
刘春龙认为,渔具和渔法应该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希望能将其保存下去。
从渔村走出的作家
刘春龙的老家在兴化城东垛田镇,离家不远有个得胜湖。传说山东好汉张荣“四义士”在此利用芦苇
和垛田的地势,设“八卦阵”,打“闷水桩”,伏击金兵,大获全胜。施耐庵也曾隐居于此,著就了
《水浒传》。
“小时候,在夏日的午后,我就喜欢跟着父亲到得胜湖的芦苇丛中去张丝网。先把网依次张在河漕里
,然后撑船到芦苇丛深处,一边‘崴’船,一边吆喝,一边用竹篙在水中驱赶。那受惊的草鱼鲤鱼四
处逃窜,这边‘扑哧’一声,那边‘呼隆’一响,也惊飞了一大群野鸭,整个芦苇荡热闹起来了……
再回头一看,数不清的鱼儿正在网上挣扎呢。那时的得胜湖水可真清啊,一眼见底。没事的时候,我
常常趴在船帮上痴痴地盯着湖水看,看田螺的蠕动,看水草的摇曳,看鱼虾的嬉戏……”
―――《张丝网》
记者:从你的一系列渔事散文可以看出,渔事与你的童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刘春龙(以下简称刘):有人说,记忆是一面筛子,经过岁月的过滤,总会留下那些深刻的东西。这
当中既有美好的,也有痛苦的。童年的记忆于我而言,苦涩的成分可能要多一些。
我家世代渔民,捕鱼对祖父和父亲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小时候,见过太多的捕钓,也从事过太多
的捕钓。如果你把捕钓当作一项休闲或娱乐活动,比如城里人去郊外垂钓,比如庄稼人偶尔客串,还
有乡村孩子的游戏,那无疑是愉悦的;而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像渔民,肯定是辛劳的。我见得最多的
恰恰是后者。
身体上的苦和累倒也罢了,关键是精神层面上的,也就是社会认同感。其实对我伤害最大的,就是世
俗对渔民的歧视。渔民的社会地位很低,我见过太多鄙夷的脸色,也听过太多戏谑的称谓,这对一个
孩子来讲,心灵上的伤害很大。没有这种生活经历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记者:在当时的那种境况下,你一定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吧?
刘:做过努力。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我读到高中。我是我们渔村第三个高中生。走出校门
后,我当过代课教师,教渔家子弟,后来考上了乡镇渔技员,还当过渔村的村长,从事水产工作整
整8年,靠祖传的手艺吃饭。至于现在从事宣传文化工作,还成了作家,是我始料不及的。
记者:喜欢水产这一行吗?
刘: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因为这是一份职业。但看到养鱼户在我的指导下,养殖水平提高了,还是很
有成就感。我对渔民有很深的感情。
首先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的父辈都是渔民,他们是靠传统的捕钓方式养育了我。还有就是深深的
同情。我曾经在一篇渔事散文里写过他们饱经沧桑的脸就好像罗中立的那幅叫《父亲》的油画,他们
的手因长年劳作都是厚厚的茧子,因为长期在船上盘腿而坐,他们都有“蟛蟛腿”,也就是“罗圈腿
”。
看到他们,我真的很难过,只恨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他们的命运。还好,现在渔民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而随着这些年来,我对他们的了解,我心中更多的是敬重。他们直面生活的苦难,用自己的智慧和
汗水发明了一种又一种捕钓方式,既神奇又浪漫。
记录逝去的美
去年,兴化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刘春龙认为,渔具和渔法也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
于是,他走进乡间,找寻散落的渔事记忆碎片,将其以散文的方式留存下来。
“把竹劈成篾是需要技巧的,要经过破竹、撕竹、披竹三个程序。看破竹是挺过瘾的。渔人买来截根
去梢的青竹,先劈开十字形四等分的口子,卡入木棍,也可八等分,甚至更多,那就要看竹子的粗细
了,然后抓住最上面的木棍用力往前推或往下压,竹子自然就‘四分八裂’了。破竹的过程透着一个
‘脆’字,动作的干脆,声音的清脆。忽然一想,‘势如破竹’这句成语应该是从这儿来的。接下来
是‘撕竹’。按照篾片期望达到的宽度,再在破开的竹片底部切开一个个口子,将竹片‘撕’成一根
根枝条。最后是‘披竹’……”
―――《虾笼》
记者:你写了很多种捕钓方式,怎么会有这么多素材的?
刘:主要是记忆中的,最初的写作是一个唤醒沉睡的记忆的过程。我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太多的渔
事。印象中,我家的亲戚好像都是渔民。
后来,我觉得我所知道的肯定不能囊括里下河所有的捕钓方式,捕钓也不仅仅属于渔民,那些庄户人
家就不乏捕钓高手。所以,有空我就常去渔村、湖边村庄,采访一些老渔民和捕钓高手。
记者:渔民们愿意讲给你听吗?
刘:他们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有一次,我去渔村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植物学课程课件:植物系统学与分子进化.ppt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 配套练习(含解析).pdf VIP
- 82页精益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三年规划建设方案PPT.pptx VIP
-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JSCC B系列变频器产品手册.pdf VIP
- 认识医生和护士幼儿园助教幼儿园医学科普.pptx VIP
- 标准图集-19S9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pdf VIP
- 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pptx VIP
- 数字化赋能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改进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成人无创通气设备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