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一数学案例 .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善待学生的“奇异”思考 让数学课堂更“出彩” ——由“碎花瓶理论”联想《连乘应用题》一课的教学 丹麦物理学家雅格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大花瓶,他既没有懊恼,也没有等闲视之,而是精心收集满地的碎瓷片,并把这些瓷片按大小分类,分别称出重量,结果惊奇的发现了依次的碎片的重量均为16倍的关系,得出了对恢复不知其原貌的文物、陨石有重大帮助的著名的“碎花瓶理论”…… 读罢这个故事,让人想到“打碎花瓶”是表象的错误,而“精心收集瓷片”就彰显得有些奇异。而正因为雅格布博尔的奇异让人感叹他的“有心”,探索出了“碎花瓶”理论。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奇异思考甚至错误,如果我们教师能有意识地灵活处理、巧妙设计,将其转化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说不定我们也能得到数学课堂中的“碎花瓶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预设好的教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但由于教学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预期性客观存在,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对教师而言,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时,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奇异”时,将面临严峻考验和艰难抉择——教学是推进还是搁浅,是置之不理还是顺势利导,动态生成。事实上,教师如果能像雅格布博尔对待碎花瓶一样对待学生的“奇异”思考时,及时调整预设、把握机会,一定会使课堂更“出彩”。 我校公开课上,我上了六册的解决问题(连乘应用题),课后细细回味,这节课给我带来了些许思考。 二、课堂聚焦。 展开新课时,出示这样一道题:“某实验小学参加广播操比赛。派出2个方阵,每个方阵 有8行,每行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我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学生在板演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方法:(1)8×6=48(人)48×2=96(人);(2)8×2=16(行)16×6=96(人);(3)6×2=12(人)12×8=96(人);(4)8×2=16(人)16×6=96(人)。我看着黑板,暗自高兴:不仅方法都有了,而且出现了预设之外的“错误”,等一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说理、辨析肯定会让课堂相当精彩。当学生说清(1)、(2)、(3)的解题思路时,我已庆幸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我省了很多“心”。 毫无悬念,学生对于方法4提出了一点小意见:8×2=16(人)单位错了,应该是8×2=16(行)。只见做该题的周丽娇同学红了脸,想说什么但又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儿了。我正准备要小结了,章洁颖同学却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同意周丽娇的这种方法。这犹如平静的小河丢入了一颗小石子,我也不禁一愣:8×2=16(人)也会对?想把心中的反问抛给她,转念一想,还是让学生去质问他吧,看她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学生当然提出了我们大家心中的疑惑。只见章洁颖同学跑上讲台,略显激动地边画图(图略)边讲解:“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6人”也可以看成“每个方阵有6列,每列有8人”(多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呀、多巧妙地“偷梁换柱”呀),所以当2个方阵竖着排时,“8×2”可以看成是“每列16人”,即使横着排,也可以想象着看成接在一起“每列16人”。“我怎么没有想到”,当大多数同学都这样发出感叹时,一旁的我何尝又不是这样的感受?再看看周丽娇,激动的小脸显得尤其兴奋。 此时,会意的笑容悄悄地浮上了每个学生的脸蛋,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感受到了章洁颖同学“奇异”的思考给本节课注入了多么空灵的想象与活力。 三、案例回眸。 在这个课堂教学案例中,原本以为8×2=16(人)单位是铁定了的错。要不是章洁颖同学 精彩的“奇异”思考,真是要否定了这一解法。现在想想,如果提出同意的同学不是章洁颖,而是一个成绩不冒尖的学生,我还会给他说理的机会吗?如果周丽娇同学的思路也是这样的,那岂不是差点只注重表面 “少数服从多数”而埋没了真理?想想真是后怕。 还好,之前看过了某杂志的“碎花瓶理论”的故事,使得自己没能按照事先预设而武断地否认学生的“奇异”思考,从而能使得本节课“柳暗花明又一村”。随后的评课也证实了我的处理是明智的,是充分理解并实践了“预设与生成”这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非常注重和强调的一个教学理念。因为这节课的“出彩”之处恰恰是面对学生这“奇异”的思考,给了其充分展示的机会,把握住了课堂生成。 由此及彼,想到以前的一些教学情况,就没有这样的“碎花瓶理论”所能带给我的教学感悟而如此庆幸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有学生提出:把木条钉在对边上,钉成四边形,木框也不会变形。当时,全班是断

文档评论(0)

132****5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