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家不能完全听命于投资人
张维迎
李彦宏199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获信息管理学士学位,随后前往纽约大学水牛城分校学习计算机科学,并获硕士学位。之后八年,他在《华尔街日报》下属的金融信息系统设计商道·琼斯当过咨询师,在搜信(Infoseek)做过高级工程师。
这些年里,他发明了ESP技术和G搜索引擎,被授予一项基于质量的网页排序技术专利。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李彦宏甚至写了一本名为《硅谷商战》的中文书。在这本书里,他问自己创业是否太迟?最终,他说服自己,不能再等了。于是,他决定返回中国,开办自己的公司。
1999年,李彦宏顺利融到第一笔风险投资金120万美元,他和徐勇合伙创办了百度公司。百度最初的业务是向门户网站出卖搜索技术。6月,在百度成立的9个月之后,不仅一举拿下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技术委托大单,而且向风险投资商德丰杰和IDG融得1000万美元的第二笔资金。
尽管出售搜索技术很赚钱,但李彦宏意识到做一家出卖技术的公司规模不会太大,决定放弃之前卖搜索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模式,转向自己运营搜索引擎,依靠竞价排名盈利。
为了这一决策,李彦宏和董事会吵翻了。初百度的一次董事会上,李彦宏提出百度转型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他的这个提议遭到董事会成员(主要投资人)的一致反对。投资人认为,百度的收入全部来自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支持,如果转做独立的搜索引擎网站,那些门户网站不再与百度合作,百度眼前的收入就没了,而竞价排名模式又不能马上赚钱,百度就只有死路一条。
根据《沸腾十五年》一书的记载:8月,深圳,病倒在这里的李彦宏正在电话里和散布在新加坡、美国、北京的董事争吵。联合创始人徐勇反对李彦宏跑到前台去做搜索引擎、搞竞价排名。“我们这样做,肯定会影响搜索技术的销售。”董事们支持徐勇:“Robin, 我们当时投资你,可不是让你做竞价排名的!”
李彦宏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但也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吵了3个小时,李彦宏怒了:“我不做了,大家也别做了,把公司关闭拉倒!”李彦宏猛地把手机朝桌子上摔去。
董事们被他的态度打动了。最终,投资人同意李彦宏将百度转型为面向终端用户的搜索引擎公司,他们告诉李彦宏:“是你的态度而不是你的论据打动了我们。”
企业家与投资人的冲突 更多来自认知的不同
坚持,再坚持,总能赢得胜利。8月,B Beta版上市。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IPO成功。
我想用这个故事说明的是:企业家不能完全听命于投资人。
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假定股东总是对的;标准的管理学理论假定集体智慧大于个人智慧,多数人的意见比少数人的意见更符合真理。但事实并非如此。
企业家与投资人的冲突有两类:一是利益的冲突,二是认知的冲突。
经济学承认利益冲突,但把利益冲突简化为物质利益的冲突,也就是谁多得谁少得的问题;企业家追求自己的利益可能损害股东的利益,因而公司治理的核心是约束企业家的道德风险。但事实上,利益冲突经常与目标的冲突有关。
纯粹的企业家不仅仅为了赚钱,而且有超越赚钱的目标:建立自己王国的梦想;征服欲和战斗的冲动;对创造性的享受。这三个目标既关系到结果,也关系到过程本身;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不能说凡是非利润目标都是不正当的,因为如果那样的话,许多杰出的企业家就消失了。熊彼特说:“只有在第一类动机中,作为企业家活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才是使得这种活动起作用的必要因素,而在其他两类中则不是。”
但纯粹的投资人只以赚钱为目标,只关心投资回报率,小股东更是如此。他们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因为他们从过程本身得不到享受。由于目标不同,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即便企业家不偷、不抢,也不偷懒。
但在我看来,企业家与投资人的冲突更多来自认知的不同,也就是“意见冲突”,而不是利益冲突。如李彦宏与董事会的冲突,显然是意见冲突,与利益冲突无关。
经济学假定所有理性人对未来的判断都一样,对“好项目”和“坏项目”有一致的看法,因而企业家让投资人不爽一定是因为前者侵害了后者的利益。大谬不然!企业家之所以是企业家,就是因为他们的判断与一般人不同,因此,企业家的判断未必能得到投资人的认同(小股东更是如此)。
即便同样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判断也差距甚远,何况许多投资人并不具有企业家精神。柯兹纳说:“企业家精神体现的正是那些市场认为没有用的、事实上甚至认为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卡森说:“当每个人都认为错误的时候,企业家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此,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在于他具有与他人不同的对未来形势的预期。”
人们经常要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
公司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企业家与投资人之间的认知冲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上避碰规则.pptx VIP
- 避碰规则COLREG72-(03中英版).doc VIP
- YY 0068.1-2008 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1部分:光学性能及测试方法.pdf
- 故事罗伯特.麦基.doc VIP
- 回肠造口还纳术护理.pptx
- YY0068.3-2008 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3部分:标签和随附资料.pdf VIP
- 《YY/T 0068.2-2008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2部分: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pdf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性文本阅读》期中复习专项练习题(带答案).docx VIP
- YY 0068.2-2008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2部分: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pdf
- 提升课堂互动的课件设计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