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s(0 - a)
= ( sin(5 + y)sin(0_0)
cosPcosQ + a) 1+ —
\ cosQ + a)cos(a-0)
曲(35。- 0。)
cosW)cosQ7.5°+0』i+ 样(17?5。+35。仙(3已西] \l cosQ7?5°+0°)cosQ°—0。)
=0.246
则主动土压力 ? = -yH1 =1/2X18X25X0. 246=55. 35KN
2
Ex =Ecos (a + J)=55. 35xcos(0° +17.5°) = 52.79 KN
E v =Esin(a + 5) =55. 35xsin(0c +17.5°) = 16.64 KN
7 _H _5
Z 丫 — — — 一 = 1.67 id f
TOC \o 1-5 \h \z 3 3
H 5
Z V=B- — tan a =2? 4--x tanO° = 2.4 m 〉 3 3
1.3计算挡土墙自重
G= —(Z?o + B)Hya =—x (1.2 + 2.4)x 5 x 22x 1 =198KN 2 2
(久一-挡上墙梯形截面的上底宽:B-—挡上墙梯形截而的下底宽)
挡上墙水平方向重心=普=1 /L2x5x0.5x 1.2 + -X1.2 +5x1.2x0.6
挡上墙水平方向重心=普=
1 /
L2x5x0.5x 1.2 + -X1.2 +5x1.2x0.6
3 丿
1.2x5x0.54-5x1.2
= 0.93
G到挡丄墙趾的水平距Z = B - y = 2.4-0.93 = 1?47〃?
(y—-挡上墙重心到墙背的距离)
1.4挡土墙稳定性的验算;
1.4.1抗滑稳定性验算:
一般情况下,抗倾覆稳左性较易满足,墙身断而主要由抗滑稳眾性和基底承载力来控制, 取墙长度lm。
K + 加6.64)x045 十31.3满足要求
c Ex 52.79
1.4. 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倾覆稳定系数K。计算公式:
满足要求
1. 4. 3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基础地而的压应力N=G + Ey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的竖向分力对墙趾的力臂
_ GZg + EyZv -EXZX _ 198x1.47 + 16.64x2.4-52.79x1.67
198 + 16.64
o^-ZjV=^-L1 = 0.1H^ = 0.6
故满足要求。
1. 5挡土墙纵断面设计
1) 确立挡土墙的起讫点(k2+340~k2+440),如图纸II所示。选择挡土墙与路基或英他结 构物的衔接方式:
2) 按地基及地形情况进行分段,确左伸缩缝与沉降缝的位垃,每隔10m设置一道,伸缩 缝与沉降缝可以设在一起;设缝位置见挡土墙立面布置图(图纸II)所示。缝宽为2cm,自墙 顶做到基底。缝内沿墙的内、夕卜、顶三边填塞沥青麻丝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0.2 m, 当墙背为岩石路堑或填石路堤时,可设置空缝。
3) 布苣并段挡上墙的基础,包括基础的形式和相应的埋巻深度;墙地而有纵坡时,挡上 墙的基底宜做成不大于概的纵坡。但地基为岩石时,为减少开挖,可沿纵向做成台阶。如图 纸II所示。
4) 为了排除墙后积水,通常在墙身的适当高度处布置一排或数排泄水孔,如图纸II所 示。泄水孔的尺寸可视泄水量的大小采用0. lmXO. Im的方孔。孔眼间距一般为2.5m,孔眼应 上下交错布宜,且最下排泄水孔的岀水口应至少高于地而0.3 m。干旱地区间距可予增大,多 雨地区则可减小。为防I匕泄水孔堵塞,墙背泄水孔的进水口部分应设置粗粒料反滤层,泄水 孔应有向外倾斜的坡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