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 地下工程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本章提要 (1) 地下工程结构设计的四种模型 (2) 经验设计法 (3) 荷载 - 结构法 (4) 地层 - 结构法 及其数值模拟 △ 4.1 概 述 4.1.1 地下工程结构计算方法的发展 ? 19 直到 世纪之前的地下工程结构的建设完全依据经验, 指导地下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19 世纪初才逐渐形成计算理论,并开始用于 ? 在地下工程结构计算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后 期提出的计算方法一般不否定前期的研究成果, 从而形成了多种计算方法并存的格局。 ? 鉴于岩土介质性质的复杂多变性,各计算方法一 般都有各自的适用场合和局限性,需要结合实际 来应用。 4.1.2 地下工程结构的设计模型 按照多年来地下工程结构设计的实践,我国采用的设计 方法似可分属以下 四种设计模型 : (1) 经验类比模型 由于地下结构的设计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 影响,使内力分析即使采用了比较严密的理论,计算结果的合 理性也常仍需借助经验类比予以判断和完善,因此,经验设计 法往往占据一定的位置。 经验类比模型则是完全依靠经验设 计地下结构的设计模型 。 (2) 荷载 - 结构模型 荷载结构模型采用荷载结构法计算衬砌内力, 并据以进行构件截面设计。其中 衬砌结构承受的荷载主要是开 挖洞室后由松动岩土的自重产生的地层压力。这一方法与设计 地面结构时采用的方法基本一致, 区别是计算衬砌内力时需考 虑周围地层介质对结构变形的约束作用 。 (3) 地层 - 结构模型 地层结构模型的计算理论即为地层结构 法。 其原理是将衬砌和地层视为整体 , 在满足变形协调条 件的前提下分别计算衬砌与地层内力,并据以验算地层稳 定性和进行构件截面设计。 (4) 收敛限制模型 其计算理论也是 地层 - 结构法,其设计方法则常称为 收敛限制法,或称特征线法 。图 4-1 为收敛限制法原理的示意图。 图中纵 坐标表示结构承受的地层压力,横坐 标表示洞周的径向位移。 其值一般都 以拱顶为准测读计算, 曲线①为地层 收敛线,曲线②为支护特征线。两条 曲线的交点的纵坐标 (P e ) 即为作用在 支护结构上的最终地层压力,横坐标 (u e ) 则为衬砌变形的最终位移。 图 4-1 收敛限制法原理示意图 4.2 经验设计方法 (以锚喷支护为例) 4.2.1 选择支护类型与参数 一般情况下,在各级围岩中,初期支护应优先考虑选用 喷射混凝土支护 或 锚喷联合支护 ,其 设计原则是 :应根据围 岩地质特点、工程断面大小和使用条件要求等综合考虑;选 择合理的锚杆类型与参数,在围岩中形成有效的承载环。 (1) 锚杆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全长粘结式锚杆。端头锚固型锚杆一 般用于局部加固围岩及中等强度以上的围岩中。预应力锚索 一般用于大型洞室及不稳定块体的局部加固,而预拉力小且 锚固于中硬以上岩体时宜采用胀壳机械式锚头。摩擦式锚杆 目前主要用于服务期短的矿山工程。 锚杆长度的确定应当以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并获得经济合 理的锚固效果为原则。一般来说,锚杆的最小长度应超过松动 圈厚度,留有一定安全余量,且不宜超过塑性区。对于裂隙岩 体和层状岩体。锚杆主要是对节理、裂隙面起加固作用,这时 锚杆宜适当长些.尽量穿过较多的节理和裂隙。根据经验,锚 杆长度可在洞跨 1/4~1/2 的范围内选取。 锚杆直径的选取通常视工程规模,围岩性质而确定,一般 全长粘结型锚杆在 14~22mm 。在选取锚杆的钢材类型、直径和 长度时,还应尽量发挥锚杆的效用,力求使锚杆承载力与锚杆 的拉力相当,并要考虑到杆体与砂浆的粘结力以及砂浆与围岩 间的摩擦力相适应。 锚杆的布置应采用重点 ( 局部 ) 布置与整体 ( 系统 ) 布置相结合。 锚杆的方向,应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这样则能穿过 更多的结构面,有利于提高结构面上的抗剪强度,使锚杆间的岩 块相互咬合。 (2) 喷层、钢筋网及钢支撑 最佳喷层厚度 ( 刚度 ) 应既能使围岩维持稳定 , 又允许围岩有一 定塑性位移 , 以利于围岩承载能力发挥和减小喷层的弯曲应力; 按上述原则,无论是初喷厚度还是总厚都不宜过大。根据 使用经验,初始喷层厚度宜在 3~15cm ,喷层总厚不宜大于 20cm 。 钢筋网具有防止或减小喷层收缩裂缝,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 性和抗震性,使混凝土中的应力得以均匀分布和增加喷层的抗拉、 抗剪强度等功能,当喷射混凝土有可能从围岩表面可能剥落和地 震区或有震动影响的洞室,应优先考虑配置钢筋网。 钢支撑一般在下列场合考虑使用: a) 在喷射砼或锚杆发挥 支护作用前,需要使洞室岩面稳定时; b) 用钢管棚、钢插板进行 超前支护需要支撑时; c) 为了抑制地表下沉,或者由于土压大, 需要提高初期支护的强度或刚性时。 4.2.2 其他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传祺-传祺GA3S PHEV-产品使用说明书-传祺GA3S PHEV 精英版-GAC7150CHEVA5A-GA3SPHEV用户手册_201903071.pdf VIP
- 慢性乙肝防治治疗课件.pptx VIP
- 房屋安全鉴定,正规的房屋司法鉴定机构.doc VIP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pptx VIP
- dewinter综合征医学课件.ppt VIP
- dewinter综合征专题知识.ppt VIP
- 呼吸系统胸片 影像学课件.ppt VIP
-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科技改变生活测试卷.docx VIP
- 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300道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VIP
- 青甘大环线路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