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的地质资源概况.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门头沟的地质资源概况 永定河文化研究会 刘德泉 一、 有关地球的简要知识 1、地质年代 大约在 150 亿年前,宇宙脱胎于一个极端高温、高密的状态。随着宇宙的 膨胀和冷却,逐渐出现了星系、恒星、行星和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中,在数以 亿计的星系中,有一个普通的旋涡星系,我们称之为银河系。银河系中大约有 3000 亿颗恒星,其中有一颗不起眼的,有行星环绕的恒星,我们称之为太阳。 地球,是太阳的第三颗行星。地球,是宇宙中的极其渺小的一个天体,小到甚 至不能用“沧海一粟”来描绘。但正是她,孕育了生命,孕育了人类。这 ,在我 们已知的宇宙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 地球已经是一个 46 亿岁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胎形成时 温度比较低,也没有分层结构。后来由于陨石轰击、放射性衰变发热和地球的 内部重力收缩,才使地球温度逐渐增加。 随着温度的升高,地球内部物质也越来越具有可塑性。这时,在重力作用 下,地球外部较重的物质逐渐下沉,内部较轻的物质上升。液态的铁等重元素 沉到了地球中心,形成地核。而后,由于地球内部的对流和化学分离,就逐渐 形成了地壳、地幅、地核等层次。 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全部跑到了宇宙空间。后来,随着地球内部物质 的重新组合,加上温度升高,使地球内部气体上升到地面,形成第二代地球大 气。生命出现以后,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一步发展为现代的大气。 地球有 46亿年历史。有迹可寻的生物大约始自 35亿年前的蓝绿藻。 6 亿年 前的显生宙寒武纪开始,各类生物接续步入生命演化的舞台。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分别是古生代的三叶虫、中生代的恐龙王朝与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大发展。 如果将地球的全部历史,从太古代起到现在为止算作 24小时,根据放射性 同位素定年法,计算出来各代在地球年龄钟表上的时间是:前寒武时代占 17小 时,古生代4小时,中生代2小时,新生代1小时,万物之灵的人类出现于百 万年前,相当于最后的1分钟才出现在地球生命史上。 2、地质年表 地质年代表 7L(PT)(AR地质毎代新宅代(Q)中生代 (Mt)由粧代篤0S紀Q浙近纪<N)古近圮(E1侏密紀U)三整紀CT)扁炭纪(C)勲陶圮9) 寒武纪匚石剰1却⑴ 南华纪(Nh)人类吋优23.1怦类时代同位素年⑴力年、3 372B?250泥盐纪<D)志闿纪(S)二时啦时代 7L (PT) (AR 地质毎代 新宅代 (Q) 中生代 (Mt) 由粧代 篤0S紀Q 浙近纪<N) 古近圮(E1 侏密紀U) 三整紀CT) 扁炭纪(C) 勲陶圮9) 寒武纪匚石 剰1却⑴ 南华纪(Nh) 人类吋优 23.1 怦类时代 同位素年 ⑴力年、 3 37 2B? 250 泥盐纪<D) 志闿纪(S) 二时啦时代 ]oro 蓟乩纪(h> 枚城纪<Ch) 薛沱圮<Hl) 2S00 2800 POO *)0 地MW用成廟进化时阴 妁衣古 fC(Ar0) 新元古 代(Plj) 真權H类和 卑期薛生功勵 atft 号口订紀(3) 古兀古 代 CP1L> 申元古 代(P12) 新衣古 「中就古 RCAtj) ft (AM 4W 543 6S0 Si) 那r曲物则 恐龙时壮 时代 地质年代、人类发展阶段及考古分期对照表 地质年代 距今年龄(万年) 人类发展阶段 考古分期(时代) 纪 世 第四纪 全新世 现代人 铁器 青铜器 新石器 1.2 中石器 更新世 晚更新世 20 新人 旧石器 晚期 中更新世 60 古人 中期 早更新世 300 猿人 早期 第三纪 晚 上新世 2500 腊玛 古猿 中新世 早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7000 二、门头沟的地质概况 1地质 以沿河城断裂为界,分为两盘。以北以古老的元古代沉积地层为主,以南 以中生代火山岩为主。16- 8亿年的元古代沉积岩360平方公里。占门头沟面积 的四分之一。火山岩面积610平方公里,占门头沟面积的60%。中生代侏罗纪、 白垩纪时期,门头沟境内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百花山系,九龙山系、南大岭 都是火成岩。 2、地形 门头沟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 骨架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境内总面积的 98.5%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 1.5%。西部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体高大,层峦叠嶂,海拔 1500 米 左右的山峰 160 余座。头沟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由四列西南东北 走向的山脉构成。自北依次为灵山-黄草梁-灰金坨-笔架山;白草畔-百花 山-老龙窝-髽髻山-清水尖-妙峰山;九龙山-香峪梁;马鞍山-卧龙岗。 形成宽山窄谷的景观。北京最高峰灵山海拔 2303 米,永定镇四道桥子最低海拔 73 米。由于山地切割严重,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小沟谷 300 余条。平缓的山地与 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地形呈锯齿

文档评论(0)

wangcunhu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