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液的组成、生理和数学原则Blood;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正常人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三、血浆的渗透压;三、血液的功能
(一)维持内环境稳态
运输作用:运输O2、CO2、及营养物质。
缓冲和调节作用:
传递信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微小变化可??通过血
液直接传递给各种感受器。
(二)免疫功能
血液具有处理侵入人体内的异物或病原体的功能,称
为免疫功能
(三)防御功能;;血浆的理化性质;;二、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男性:4.5~.5×1012/L;
Hb:120~160g/L
女性:3.8~4.6×1012/L; Hb:110~150g/L
新生儿:6.0×1012/L;
Hb:5天内达200g/L
正常的成熟红细胞无核,呈双凹的椭圆形。
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O2和CO2;;(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的代谢;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数量及分类
总数:4.0~10.0×109/L(4000~10000/mm3)
中性粒细胞 50~70%
淋巴细胞 20~30%
分类 单核细胞 2~8%
嗜酸性粒细胞 0~7%
嗜碱性粒细胞 0~1%
变异:
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波动范围较大,如:一天之内,下午较早晨多;新生儿最高,出生后3天~3月10×109/L;进食、疼痛、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妊娠、分娩WBC数↑。;(二)白细胞的功能
中性粒细胞: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不能杀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所以,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三、血小板
(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数值: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10~30万/mm3)。
变异: 可有6%~10%的变化:
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
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
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
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松软血栓。
2.聚集: 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3.释放: 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 络血细胞→扩大血栓。
4.收缩: 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
5.吸附:;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凝血因子特点:
① 除因子Ⅲ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② 除因子Ⅱ和Ⅳ外,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蛋白;
③ 除因子Ⅳ外,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
; ④ 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
⑤ 在维生素K参与下,因子Ⅱ、Ⅶ、Ⅸ、Ⅹ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
⑥ 因子Ⅷ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二、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大体是:
凝血酶原激活物 Ⅹ→Ⅹa(Ⅴ+Ca2+)
↓ ↓
凝血酶原→凝血酶 Ⅱ→Ⅱ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