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曼效应实验大学物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实验背景与原理 主要 内容 2 实验仪器与内容 3 实验总结、探讨与应用 ——实验背景与原理 实 验 背 景 1.1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 (Zeeman)在1896年发现把产 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 磁场中,磁场作用于发光体 ,使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 线即会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 谱线,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 Zeeman (1865-1943) 应 请在这里输入论文答辩 实 验 背 景 1.1 塞曼效应是法拉第磁致旋光效应之后发现的又一个磁 光效应。这个现象的发现是对光的电磁理论的有力支持 ,证实了原子具有磁距和空间取向量子化,使人们对物 质光谱、原子、分子有更多了解。塞曼效应另一引人注 目的发现是由谱线的变化来确定离子的荷质比的大小、 符号。根据洛仑兹(H.A.Lorentz) 的电子论,测得光谱的 波长,谱线的增宽及外加磁场强度,即可称得离子的荷 质比。 几个月后,J 、J汤姆逊正是借助于塞曼效应由洛仑 兹理论算得的荷质比,与他自己所测得的阴极射线的 荷质比进行比较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从而得到确实的 证据,证明电子的存在。塞曼效应被誉为继X射线之 后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1902年,塞曼与洛仑兹 因这一发现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 研究磁场对光的效应所作的特殊贡献)。至今,塞曼 效应依然是研究原子内部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 拉曼效应的应用 1908年美国天文学家海尔等人在 威尔逊山天文台利用塞曼效应, 首次测量到了太阳黑子的磁场。 应用正常塞曼效应测量谱线分 裂的频率间隔可以测出电子的 荷质比,与约瑟夫汤姆逊在阴 极射线偏转实验中测得的电子 荷质比数量级是相同的,证实 了电子的存在。 1.2 实 验 目 的 1、本实验通过观察并拍摄Hg(546.1nm)谱 线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研究塞曼分裂谱 的特征, 2、学习应用塞曼效应测量电子的荷质比 和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方法。 实 验 原 理 1.2 1. 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 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是与外磁场和原子间的 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的。在研究外磁场和原子的相互作用 时,原子的磁矩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原子中的电子具 有轨道磁矩、自旋磁矩,原子核磁矩,它们的表达 式具有 h为普朗克常数,e为电子电荷,m为质量 的倍数的形式。 由于质子的质量大于电子质量的1836倍, 因此核磁矩比电子磁矩要小三个数量级,所以计算原子 总磁矩时核磁矩可暂不考虑。 对于多电子原子,角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有LS 耦合模型和JJ 耦合模型。对于LS耦合,电子之 间的轨道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作用及电子间自 旋与自旋角动量的耦合作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