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食品中的危害教学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分布:天然存在于海洋,需要有盐才能生存。在沿海水域中捕捞的鱼、贝类中常被检出该菌。 主要特征:嗜盐菌,生长发育须有氯化钠存在,NaCl浓度为2%时生长最好,42℃能生长,10℃以下不生长,pH范围5.6-9.6,最适pH为8.0 生物危害-细菌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部分菌株产生耐热性溶血毒素,该毒素可溶解人的血球。 预防措施: 避免生食水产品 彻底加热海产品 防止加热后的海产品受到交叉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生物危害-细菌 环境对致病菌分布的影响 北极和较冷气候的地区:肉毒梭菌和李斯特氏菌(嗜冷性细菌) 温热带水域: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粪便污染或带菌者的接触: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生物危害-细菌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Coliforms):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的一群细菌,包括许多肠杆菌科细菌。这一名称是卫生细菌学领域的用语,而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 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s):大肠菌群中能在44.5℃生长、分解乳糖产生气体的细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粪大肠菌群中靛基质试验(I)、甲基红反应(M)、V-P反应、枸橼酸利用试验等4项生化试验为+ + - -或- + - -的细菌。 生物危害-细菌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 生物危害-细菌 生物危害-病毒 甲肝病毒(HAV, Hepatitis-type A) 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 雪山力病毒(Snow Mountain Agent) 小杯病毒(Calicivirus) 星形病毒(Astrovirus) 非甲非乙病毒(Non-A and Non-B) 禽流感 生物危害-病毒 食品受病毒污染的途径 环境污染使产品受病毒污染 灌溉用水受污染会使蔬菜、水果的表面沉积病毒 使用污染的饮用水清洗或用来制作食品 受病毒感染的食品加工人员,卫生不良,使用厕所后未洗手进入 预防措施: 对捕捞区监测 防止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 加工者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生物危害-寄生虫和原生动物 寄生虫是需要有寄主才能生存的生物,生活在寄主体表或其体内;如线虫、绦虫、血吸虫等。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大多数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化学危害 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有意加入的化学物质 无意或偶尔进入食品的化学 物质 化学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 鲭鱼毒素(组胺) 鱼肉毒素(Ciguatoxin) 蘑菇毒素(Mushroom toxins) 贝类毒素 生物碱 霉菌毒素 最常见的为黄曲霉毒素 毒性极强——致癌 共有5~6种 多见于霉变的玉米、杏仁、花生等坚果植物中 化学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海洋生物毒素 包括多种不同的化合物 由各种天然海藻产生 海洋动物摄食后在体内积聚 已知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遗忘性贝类毒素和鱼肉毒素 化学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 所有滤食性软体贝类都富集PSP 贻贝在接触有毒海藻后几天或几小时内获得很强的毒性,被作为PSP指示生物 贻贝、牡蛎、蛤、扇贝等都可富集PSP 中毒症状:麻木,唇、舌热痛,并传到面部和指尖,臂、腿和颈部肌肉丧失协调性,重症PSP中毒可由于呼吸麻痹而死亡 化学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神经性贝类毒素(NSP) 可导致鱼类死亡和贝类产生毒性 所有滤食性软体贝类都能富集NSP 中毒症状:3小时内发生面部刺疼且传至身体其他部位,忽冷忽热,瞳孔扩大且有醉酒的感觉 化学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 贻贝、牡蛎、蛤、扇贝都被证实与DSP相关 中毒症状:腹泻、恶心、呕吐、中度至重症腹疼和痉挛,发冷 化学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遗忘性贝类毒素(ASP) 贻贝可富集ASP,蟹和鱼内脏也发现过 中毒症状:肠内不适,重症时引起面部怪相或咬牙的表情,短期记忆丧失和呼吸困难,也可发生死亡 化学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危害: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97): ——会对食品产生潜在的健康危害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状态。 美国全国食品微生物限量咨询委员会(US-NACMCF): ——可导致食品不安全消费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的特性。 食品中的危害(hazard) 食品中的危害(hazard) 物理危害 A、金属碎片 B、玻璃碎片 C、石头 D、其它异物 化学危害 A、天然毒素 B、农药、兽药残留 C、食品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