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解与对话互动:英国公共外交的特色、经验及启示.docxVIP

认知理解与对话互动:英国公共外交的特色、经验及启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知理解与对话互动:英国公共外交的特色、经验及启示 十八大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显然,公共外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放眼全球,英国的公共外交经过长时期的重视和发展,已形成独特的路径和经验,而其为适应全球化浪潮而推出的一系列公共外交措施,可谓在政治国家中有着较为典型的代表性意义。研究英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策略和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应对国际危机和主权危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从而为我国通过公共外交融入全球化国际体系奠定基础。 一、认知与发展: 英国公共外交的策略与机制“公共外交”的正式提法多为美国学者和外交官员使用,主要用来指一国政府所从事的对外文化关系,不同于传统形式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①。因此,对于公共外交可以通俗地概括为:不以国家为直接主体,利用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等资源对其它国家产生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的外交行为。英国官方及民间对于公共外交有其独特的认知与理解,正是这种特殊的认知和理解决定了英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外交机制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 构建影响力与文化外交机制 20XX,英国外交官尼克·海利(Nic Hailey)在美国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提出“所有的外交,包括公共外交在内都是关于构建影响力的学说。”②这种对于构建影响力的认知,决定了英国利用其特有的文化开展公共外交的一系列措施和机制。英国文化的影响力得益于其长期的帝国地位,也为英国实行文化外交提供了条件。 其一,通过向英联邦国家进行文化推广来推进公共外交:主要有1965年成立英联邦基金会,在英联邦国家建立一系列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学和语言研究、兽医学、地理学、土地测量和农业经济等专业联合组织,③设立专门针对英联邦国家的奖学金吸引留学生,创办英联邦作家奖(Commonwealth Writers’ Prize )鼓励使用英语写作,每四年举行一次英联邦运动会等。通过语言、文化等纽带将英联邦成员国紧紧地结合,使其成为英国施展公共外交的一个大舞台。 其二,通过英国文化协会推广英语教育来推进公共外交:英国文化协会虽属于英国外交部,但其运作已趋向独立,在全球109个国家的223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囊括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IELTS)、博思职业外语水平测试(BULATS)、剑桥通用英语考试(CAE+ CPE)、法律英语考试(TOLES)、剑桥国际金融英语证书考试(ICFE)等英语资格考试权力,并每年派遣本国优秀的青年到办事处城市进行英语教学,同时推广英国价值观、宣传英国文化等。 其三,通过建立留学机制吸引外国学者及留学生推进公共外交:如果说文化协会在英国公共外交中的作用是外交输出的话,那么“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就是英国公共外交的输入项目。这项由英国外交部与联邦事务部资助的奖学金,是英国政府最具代表性的奖学金项目。此外还有针对美国人赴英国求学的“马歇尔奖学金”(Marshall Scholarship)。除吸引精英以外,英国的留学机制也吸引了大批对英国文化趋之若鹜的留学生。英国政府2008-20XX度向23.647万名外国人发放了入境留学签证,比1998-1999年度增加了两倍。《英国大学纷纷“减招”省钱》,凤凰网 http:///world/*****/0209_16_***-*****_1.shtml.长期以来,吸引大批来英的留学访学人员已成为英国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坦诚开放与对话外交机制 外交官尼克·海利(Nic Hailey)认为英国公共外交需要消除秘密外交(private diplomacy)和公共外交之间存在的一堵墙;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了解到公共外交的关键要素,而不是大力塑造国家形象,也不是研究如何打造正确的宣传团队,更不是通过公开透明来提高公信度。同时他认为公共外交通讯领域应该尽可能地多样化,网络、纸张、公共关系不能再独自为战,必须将他们结合起来。Lindsay Hodges Anderson,British Diplomat Offers Advice on Approaching Public Diplomacy October 13,2009,http://e to Britain,it’s full)、70%的天气是阴天(70%of UK days are overcast)或是我们讨厌自己,我们很有可能也会讨厌你(We hate ourselves we probably will hate you )等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图片和文字。Putting people off coming to Britain: Your Pictures Guardian News James Wa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