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陋室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4).doc

初中语文_《陋室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导入 讲个故事给你听,在唐朝有一位诗人,因永贞革新被贬为安徽和州刺史,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被当地官吏再三刁难,三迁居所,住处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给了间只容下一桌一椅一床的斗室,于是诗人怒而写下一篇文章,并请人刻于门口的石头上。今天咱们就共同学习此篇文章《陋室铭》。(板书《陋室铭》刘禹锡) 作者及文体介绍 引导学生了解并记住,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一种文体,一般用韵。将关键点在PPT上标红。 字正腔圆读美文 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PPT呈现) 咱们一同走进陋室,自由朗读。 自由读,注意字音、节奏、韵脚。 一生展示,其他同学做点评。 纠正问题之后,让该生再读,并给予肯定。 老师范读 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带着这种美好感受,一同去熟悉陋室。 字斟句酌通文意 要求: 1、自主疏通文意,圈划出疑难字词。 2、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疑难。 3、你问我答 在学生通力合作解决疑难之后,老师PPT出示重点字词,并找一生进行检测。 重点字词:名、斯、馨、鸿、调、行,及一词多义“之”,(PPT呈现) 根据情况着重强调:“之”①无丝竹之乱耳: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何陋之有: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赏室知人明雅趣 在朗读的基础上,请用一个字概括刘禹锡居所的特点:陋。 那在作者的眼中是否如此呢?接下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讨论“陋室”到底陋不陋?(PPT呈现) 在此过程中从原文中找到支持你观点的依据,根据辩论结果,过渡到雅。引导学生体会“陋室不陋”因为: 环境雅 交往雅 情趣雅(板书) 仅作者觉得不陋,不够说服力,还举了哪些例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并引出同类相比的手法,为(类比)。 至此,作者还未明确表态,借谁的话表明观点? 借孔子的:“何陋之有”明确。并在篇末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照应了篇首的“惟吾德馨”。 居室不陋是因为品德,什么品德? 没有思路没关系,咱们也可以类比呀,读完文章你想起了谁? 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颜回,并再次体会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板书: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点名托物言志的手法(板书:托物言志) 小结 拓展延伸: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在文学上,刘禹锡创作了《乌衣巷》、《竹枝词》等800余首诗歌,达到很高的水平,登上了美丽的高峰。后人评价他:刘禹锡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位对中国诗歌史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杰出诗人。 在政绩上,刘禹锡担任苏州刺史期间,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受到人民的爱戴、感激,为他建立了“三贤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堂清(学案) 全体背诵结束本课,好一个安贫乐道的刘禹锡,好一个高洁傲岸的刘禹锡。咱们一块将《陋室铭》诵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环境雅 安贫乐道 交往雅 高洁傲岸 情趣雅 托物言志 课后反思 《陋室铭》 是一篇名传千古的美文,通过对简陋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不慕荣利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结合本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反思: 1、文章的教学目标设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落实重点和难点。 2、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较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本文注意了以读为主,在朗读过程中,使学生们感受“铭”这种文体的篇幅短小,语句押韵、语言优美的特点。还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注意对学生适时的点拨,有层次的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让学生会读还要读好,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来,并且注意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鼓励。最后,运用“整体板书”和“回译法”让学生进行背诵,加深记忆。总之,用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 4、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采用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5、把握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句式等常识,准确翻译文章,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再说,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就必须理解课文字句,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文言知识,借助课下注释,自主学习,小组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