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抗美援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初中历史_抗美援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抗美援朝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2.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二、合作探究 “总之,我们认为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的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这是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当时认为什么必须参战?中国最终以什么形式参战的? (2)参战的利益是什么?不参战有什么损害? 三、练习巩固 1.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 A.雅克萨之战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3.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4.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 A.解放军? ? B.八路军????C.红军???D.志愿军 5.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陆续免费开放了一大批博物馆、 纪念馆。如图图片最适合陈列在( )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B.西柏坡纪念馆 C.平津战役纪念馆 D.抗美援朝纪念馆 6. 史料分析: 材料1: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 请回答: (1)这一历史事件的我军直接领导人是谁?战斗英雄事迹中用身躯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射口是谁?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精神?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带来什么影响? 四、课堂小结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初二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对形象、直观的内容掌握较快,本课内容又比较简单,所以力求做到:变抽象为形象,使他们乐于接受,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而本节课的内容直观性较强,所以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效果分析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明晰”的教学精神,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讨了“中国为什么要参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等历史事实,并透过历史事件,让学生在探讨中领悟到在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了视听效果。通过一段对抗美援朝简介的小视频,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巧妙地导入到本节课的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节课,自始至终,学生学习兴趣极高,讨论热烈,发言踊跃,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讨论和展示环节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展示热烈,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检测环节也充分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评课中,教研组内的老师们对本课的教学效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亮点很多,在整理知识系统及规律方法时,通过这节课的实施,体现新课标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活用了知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抗美援朝这一核心内容,通过两个子目讲述。两个子目为递进关系,第一个子目讲述了战争背景,以及中朝人民并肩作战取得的成绩。第二个子目讲述了以黄继光和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以及抗美援朝的胜利。 本课与下一课都是巩固政权的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