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左宗棠与吴大澂篆书《安西颂》
    打开文本图片集
    1864年,原本是中亚浩罕国舞师的阿古柏入侵我国新疆的南疆地区,在沙俄和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其于1865年成立了“哲德沙尔国”,意即“七城之国”,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针对阿古柏的侵略行径,当时清政府内部有人提出放弃塞防,“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但是左宗棠(字季高,号湘上农人,谥文襄)力排众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于是在光绪元年(1875年)5月,左宗棠以63岁高龄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拥有筹兵、筹饷和指挥全权。光绪二年二月,左宗棠移驻肃州,就近指挥新疆战事,各路大军陆续西行出关。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子兵法》有云“军无粮食则亡”。左宗棠作为大军的统帅,自然深知粮草的重要性。在出征之前,他曾做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在给朝廷的奏章中说:“现在赶制大车,已购车骡三千头,骎骎(qīn)西向,势已垂成,事难中止。”朝廷在回复公文中也嘱咐:“粮台必紧居大军之后。”
    可是丝路绵延千里,又多是戈壁荒漠,运粮西行绝非易事。左宗棠在给朝廷的奏章中就指出了这一困境:“按肃州、安西越哈密二十四站,计程虽止二千二百余里,而道路绵长,又多戈壁,车驮驼只均须就水草柴薪之便憩息牧饮,不能按站而行,中间人畜疲乏,又须停住养息,即催趱迫促,断非三十余日不能到巴(里坤)。”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粮草运输之艰辛。
    运粮不易,筹粮更难。要想筹集大批的粮草运往前线也绝非易事。也就在此时,左宗棠给时任陕甘学政的吴大澂(字止敬,又字清卿)写了一封信札(图1):
    清卿仁兄大人阁下:奉别后乃心东往,日夜与俱,计伏暑遄征星轺安吉。此函到时,已抵西安矣!兰州自七月以来,所属狄道、靖远两遇雹灾。幸在豆麦登场之后,所伤糜粟无多,年景尚无大碍。粮价顿减,民气稍舒。闻秦中则谷贱更甚,私用为慰。惟肃州、安西、哈密颇苦燥熯(hàn,蒸烤之意),古济亦亟盼雨泽。采粮运,仍形棘手。天时不齐,人事艰窘,因之未能弛劳也。试事已示期十八日,齐集补岁试后录送遗下,约需数日,一切饬李涵生察例出示,歌鹿鸣者于于而来矣!
    大著《安西颂》饬递廿本奉寄(外空同题名十幡)。如需分致,当令续拓奉上。
    手此。敬请
    大安!七月十一日 愚弟 左宗棠 拜上
    吴大澂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39岁时出任陕甘学政。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左宗棠很谦虚,亦对吴大澂颇为欣赏。左要比吴年长23岁,但是左仍称吴为“清卿仁兄”,落款自称为“愚弟”。另外也可从中看出,为了筹集粮草,左宗棠还对庄稼的收成、天气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这也正是一个统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他在信中指出狄道(今临洮县)、靖远两次遇到了雹灾,但都是在收割之后,所以对粮价影响不大,有的地方因丰收,如秦中谷价则是很便宜的。但是肃州(今酒泉市)、安西、哈密却非常干旱。在采购、运输粮草的过程中,天时与人事的困窘,使他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此外,左宗棠非常重视教育,由于在左宗棠督甘之前,陕、甘两省实行合闱,也就是说甘肃的士子要到西安参加乡试,由于路途遥遥,一些寒士因此而被拒之门外。左宗棠到任后,他上报朝廷,建议陕、甘分闱,在得到朝廷的应允后,他亲自选址在兰州的萃英门(今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修建了贡院。他在这封信中告诉吴大澂考试的时间,并且自信地指出“歌鹿鸣者于于而来矣”,也就是说有才学的人一定会缓缓地前来。据说参加此次乡试的士子达3000余人,最后左宗棠颇为欣赏的兰山书院考生安维峻不负众望,夺得了“解元”。
    在信的最后,左宗棠还告知寄递吴大澂所作《安西颂》刻石拓本20本(图2)。《安西颂》为吴大澂撰写,并将此文寄与左宗棠,左宗棠命人勒石树碑。
    《安西颂》全文如下:
    穆穆我后,治格西秦。梃生圣佐,福兹下民。爰会林旅,将守斯神。济乱返正,德溥化甄。九功咸则,文治遂修。辟雍盛史,昭耀千秋。云兴纳俊,雉飞降休。其道大亨,政勤以优。百禄寔(shí,同“实”)宠,重光累釐(厘)。消摇比户,于乐清时。雨我畴圃,万宝来祺。子孙永享,而寿而饴。秦山历历,大河洋洋。夏罔盛阴,秋不严阳。條芬表端,灵颖称祥。作诗铭碣,楙(mào)德其张。
    从《安西颂》中可以看出吴大澂篆书结体长方,用笔圆劲凝重。吴大澂18岁师从陈奂(字硕甫)习篆,由邓石如入手,上溯“二李”(李斯、李阳冰);中年后好吉金并参以古籀,因此又以清劲之笔一改邓石如之法。
    左宗棠看到吴大澂所作《安西颂》后,命人勒石树于陕甘总督署所在地——节园(今兰州市委所在地),可惜碑今已不存。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左宗棠巡视嘉峪关,发现道路狭窄,墙垣有四处塌毁,送饬令驻防营筹措修整,每日按时开闭关门。并亲手题“天下第一雄关”6个大字横额,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