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doc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2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纲展示]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情分析 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   多以小区域森林群落为信息载体,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考查森林的作用、影响及保护措施。 1.综合思维: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把导致环境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进而找出问题的成因和治理对策。 2.地理实践力:网络搜集或实地调查了解本地的主要生态问题。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2页 [基础自查] 知识清单 特别提醒 森林的作用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森林的作用 (1)森林的生态效益。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森林破坏之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点拨】 森林生态效益的记忆技巧 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辨析】 热带雨林并不只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的东岸,受暖流和信风的影响,热带雨林可分布在南北纬15°~25° 区域内,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3)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点拨】 雨林破坏后的影响 雨林的破坏及保护 1.雨林被毁的原因 2.雨林的保护措施 【点拨】 1.热带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 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雨林地区开发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植被茂密、丛林阻隔,交通不便,不易开发。 2.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 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传统的耕作方式。当地的土著居民通过毁林开荒的方式开垦耕地,种植作物,经过连续几年的耕作,土壤肥力下降,成为废弃土地;于是再寻找新的地方毁林开荒,使原来的废弃土地上森林得以再生。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休耕期越来越短,导致热带雨林破坏越来越严重。 [深化探究] 1.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根据下面一些形象比喻,请说出它们各蕴含了森林的哪一种环境功能:A.天然“净化器”;B.天然“吸尘器”;C.天然“蓄水池”;D.天然“绿色卫士”;E.天然“消声器”;F.天然“美容师”。 提示 A.净化空气;B.吸烟滞尘;C.涵养水源;D.保护农田;E.减弱噪声;F.美化环境。 2.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为什么? 提示 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着相同贫瘠的土壤;热带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 ,恢复相当困难。 3.如果你是当地农民或伐木工人、当地政府官员、跨国公司木材供应商、欧洲发达国家首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员、巴西环保部门官员,你认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巴西热带雨林? 提示 发散思维,言之有理即可。 4.森林的环境效益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一回事吗? 提示 不是。森林的环境效益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 [热点快递] 热点扫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而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多选择小区域森林群落为命题素材,从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开发和保护,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落实到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上。 [热点题型] 1.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1)~(3)题。 (1)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林外风速较小     B.林外降雪较多 C.林内气温较高 D.林内郁闭度大 (2)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