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二-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含解析.doc

2020-2021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二-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乡绅何玉成在其一诗中写道“下以保家室,上以纤国忧”。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 A.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解析:材料“上以纤国忧”说明当时的一些乡绅具有爱国意识,故A项正确;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人民群众自发的,不可能主动指挥鸦片战争,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饱读儒家经典著作,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当时的一些乡绅保家卫国的意识,不能反映走在近代化前列,故D项错误。 答案:A 2.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在客观上是一种爱国行动,那是绝无疑义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似缺乏推理演绎的大小前提。”作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  ) 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B.在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C.沉重打击了列强的侵略 D.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第一次”“大规模”等信息,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是绝无疑义的”可知,它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故B项正确;C项中“沉重”说法错误;“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大小前提”说明作者并不认为三元里民众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性,故D项错误。 答案:B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赞颂了(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曾纪泽收回伊犁 C.刘永福抗日斗争 D.邓世昌英勇海战 解析:从材料中“大将筹边”“湖湘子弟”“玉关”等信息可以判断是指左宗棠收复新疆。 答案:A 4.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 胸围(cm) 呼吸伸 缩差(cm) 肺气容 量(mL) 握力(kg) 日兵 21.4 165.1 60.88 84.95 10.36 3 631 41 清兵 29.8 166.65 54.75 89.5 10.24 3 129 31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质情况,不能反映出战斗素养情况,故A项错误;军人体质对战争结局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故B项错误;从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质对比来看,清军体质落后,说明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故C项正确;从中日甲午战争过程来看,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C 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致远鼓揖冲重围”联系“致运”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殉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中日甲午战争。 答案:C 6.“北洋舰队致远、经远、超勇被击沉,扬威、广甲自毁,另有六艘受创,死伤管带以下官兵一千余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及赤城、吉野、比睿、西京丸受重创,死伤舰长以下官兵三百余人”。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的这次重要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战役结束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是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该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本题考查中日甲午战争。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北洋舰队”“致远、经远”“日本联合舰队”“吉野”等可以判断,该战役是甲午战争期间的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A项错误;B项说法显然与题干材料无关;邓世昌壮烈殉国于黄海海战,C项正确;该战役发生于清军返航途中,D项错误。 答案:C 7.“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左宗棠的这句话强调了(  ) A.要警惕俄国人对东北的侵略 B.要警惕日本对东北的窥视 C.要防范列强侵略新疆 D.国家必须筹建海军 解析: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俄国人一直图谋侵占我国领土,特别是对新疆窥觑已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严加防范,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8.“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 A.对鸦片战争失败的痛心 B.对俄罗斯侵占中国领土的不满 C.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D.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歌颂 解析:根据“宰相有权能割地”所反映的是李鸿章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史实,应属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相关史实,再根据邱逢甲作为反割台斗争的领导人可判断选择C项。 答案:C 9.1887年,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花了多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