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盈余管理程度的决定因素:公司治理抑或经营绩效
孙亮 /刘春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 陆建桥, 1999;[1](25-
35)Joseph 、Lee 和 Wong,2000[2](103-126) 等) 。可以说,盈余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上 市公司迎合或逃避监管的一种常用手段。无疑,过度的盈余管理将损害资本市场的资 源配置效率进而扰乱市场经济的秩序。因此,如何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 成为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量研究表明,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具 有基于IPO、保牌及配股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林舒、魏明海,2000[3](87-130)等); 另一方面,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带 来更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报告 (刘立国、杜莹, 2003[4](28-36) 等)。基于此,似乎可以 认为经营绩效的激励和公司治理的制约共同影响着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
但是,之前的研究大多忽视了不同所有权性质下公司行为的异质性。而大量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并存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鲜明特征之一。 显然,不同的所有权性质会对公司治理机制、经营目标及决策产生深刻影响,并最终 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市场表现和行为导向。刘风委、汪辉、孙铮 (2005)[5](96-106) 就发现,不同所有权性质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差异,法人控股的上市公司比国 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存在更多的盈余管理。因此,我们感兴趣的是,如果国有上市公司 与民营上市公司之间盈余管理程度的系统性差异存在,那它由什么因素所决定 ?公司治
理还是经营绩效,抑或是二者的协同作用 ?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建立
( 一)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
自从 Berle 和 Means(1932)[6] 提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话题以来,如何解 决委托代理问题和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就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理论上说,公司治 理可以通过一整套的制度安排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其完善程度制约着公司的盈余 管理程度。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La Porta , 1998[7](1113-1153) 等) 。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系 统性的差别。那么,值得思考的是,两类公司治理结构间的差别是否构成其盈余管理 程度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换言之,给定相同的治理结构,其盈余管理程度间的显著性差 异是否会消失 ?我们认为不然。其一,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安排强制性变迁的背景 下,制度的执行程度和执行力度无疑都会大打折扣。以独立董事的强制引入为例,证 监会的本意是要发挥独立董事对大股东的监督作用,从而解决监事会形同虚设的问 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部分独立董事却反而受制于大股东,独立性无从谈起。 其二,处于公司治理结构链条中的内部成员在公司盈余管理问题上的利益是趋同的, 从而难以产生监督的动力。毫无疑问,公司所有内部成员在保牌或配股等重大问题上 的利益是一荣俱荣或一损俱损的。因此,指望公司内部成员对盈余管理行为提供有效 的制约是不现实的。其三,我国较弱的法律风险大大降低了相关责任人的违规成本, 不发表不利于公司或大股东的意见成为外部监督者的理性行为。基于此,我们得到本 文的假设 1:缺乏相应制度背景支持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构成对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 市公司之间盈余管理程度差异的决定性影响。
( 二) 经营绩效与盈余管理
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多数上市公司面临着再融资的诉求和保牌的压力。陆 建桥(1999) 发现,为避免公司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亏损上 市公司在亏损及其前后年度普遍采取了相应的能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林 舒、魏明海(2000)发现,A股发行公司的报告收益在 IPO前2年和前1年处于最高水 平,IPO当年显著下降而非继续上升或略微下降,也不呈倒 V形。在早期监管政策的诱
导下,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出现过令人惊诧的 10%现象和 6%现象。由
此可见,达到预定经营绩效的目标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期的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普遍劣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 司。可以预期,在整体经营绩效不佳的背景下,民营上市公司必然将更多的希望寄托 在会计盈余的管理上。此外,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较,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大多规模较 小,难以实现在规模上的竞争优势。因此,其再融资的需求也就更为迫切。换言之, 面对再融资的诱惑,民营上市公司较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存在更为强烈的盈余管理动 因。基于此,我们得到本文的假设 2:经营业绩的差别对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 之间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存在决定性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建筑色卡千色卡色号查询表.doc VIP
- 2025浙商银行绍兴分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oxford膝关节单髁置换.ppt
- 海燕出版社六年度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pdf VIP
- 婴幼儿猫狗抓咬伤概述陈丹丹讲解.pptx VIP
- 专题8 仿射变换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微点2 仿射变换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二)(学生版).docx VIP
- ISO 27701-2019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x VIP
- ISO27001-202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识别表.docx VIP
- 专题8 仿射变换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微点2 仿射变换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二)(含答案解析).pdf VIP
- 专题8 仿射变换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微点1 仿射变换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一)(学生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