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docx

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童恩正 如果我们站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纵目遥望祖国大地, 就会发现在高原的东北,有儿道山脉连续地向东延伸,这就是青海的 祁连山脉,宁夏的贺兰山脉,内蒙的阴山山脉,直至辽宁、吉林境内 的大兴安岭。而在高原的西南部,也有儿道山脉向南延伸,这就是由 四川西部通向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这一北一南的两列山峰及其邻 近的高地,在地理上如同…双有力的臂膀,屏障着祖国的腹心地区一 —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肥沃的平原和盆地;在文化上,这…地带 则自有其渊源,带有显著的特色,构成了古代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 尽管这一高地绵延万里,从东北至西南成一半月形环绕着中原大 地,但是从新石器吋代后期直至铜器吋代,活动于这一区域之内的为 数众多的民族却留下了若干共同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的相似之 处是如此的明显,以至难以全部用“偶合”来解释。因此,我们如果 能从头绪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分析出这些共同之点,并且进而探讨产生 这些共同性的原因,当有助于我们对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辩 证关系的认识,增加我们对于古代边地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了解。 所谓考古学文化,是需要通过一定数量并具有一定特征的物质遗 留来体现的。它既包括了人类制造的器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 饰品等)、建筑(房屋、墓葬、宗教设施等)或其他遗迹(人类活动留下 的痕迹,动植物遗留),同吋也包括?了这些遗物或遗迹上的某些特质, 如制造技术、装饰风格、原材料选择、习惯措施等。此种构成某一考 古学文化的基本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因素” (Culture Element) U1o不论每一文化因素的性质如何,但均有一共同特点,即它们都是 通过物质来显示的。我们一般对不同的考古学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实 质上乃是对这些文化因索进行对比研究。文化因索之间的相似性愈 多,则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个别的或少数的文化因素的 相似,可以用不同地区在相似环境下独立发明来解释,但是如果相似 的因索比较多,并且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反复出现,我们就 需要从其他方面来考察其原因了。 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即是从文化因素的对比入手,探讨从石器 吋代到铜器时代中国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存在及其产生的规律。 一细石器 我国细石的分布,大致可以分为北、西两线。北线起自东北,沿 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而西。佟柱臣先生曾将北方和东北 的细石器分为西拉木伦河流域地区、河套地区、巴丹吉林沙漠地区、 浑善达克沙漠地区、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松嫩平原地区⑵。西线见于 黄河上游兰州雁儿湾马家窑文化遗址⑸、景泰张家台半山类型文化墓 地⑷、酒泉下河清马厂类型文化遗址和永昌鸳鸯池墓地[51以及武威 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叫由此而南,细石器在青藏高原有着广泛的 分布。见于报道的地点有黑河、托托河沿(海拔4300米)⑺聂拉木县 亚里村(海拔4300米)、羊圈(海拔4900米)【3双湖县玛尼、绥绍拉 西侧、绥绍拉西北、色乌岗东北,申扎县珠洛勒、卢令、罗马松、加 吓FI阿嘎、捧康、改扎、雄梅、不金雄、亚司、查勒多、洛扎、巴家、 东乡、尼隆(以上地点海拔为4500—5200米)⑼,普兰县马法木湖东 北岸(海拔4630米),FI 土县帕也曲真沟北岸(海拔5200米),吉隆县 戳错龙湖西北岸(海拔4620米)[101o经过科学发掘的含细石器的遗址 则有四川鑑霍甲洛呷妥(海拔3800米)[111,以及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 时代遗址(海拔3100米)[121o在西南地区发现细石器的最南地点,是 云南的元谋盆地【⑶(图Do 北线和西线的细石器具有若干共同之点,如均不见儿何形细石 器,均有楔形石核、船底形石核、锥状石核和柱形石核,有相应的从 上述石核上剥离下来的细石片和细石叶,器形有刮削器、尖状器、刃 片、箭做等,这些均属于我国华北细石器工艺传统【⑷。不过西藏的 细石器,仍然带有某些地方特点,如其中所出的带侧翼的圆锥形石核 和棱柱状石核、半圆锥形石核和柱状石核、漏斗形石核刮器、弧底三 角形圆刮器、隆脊宽刃短刮器、利用细石片制的长刮器等,这些均少 见于其他的地区。但是这些变异(variety),主要应视为时代的差异, 而非系统的不同。就严格的科学意义来讲,细石器都应该是用间接打 图 例—-年平均8度线 5 \——年网降水线( 图 例 —-年平均8度线 5 \ ——年网降水线(400>耐米? 一一干燥度指数线(1,2)匕丫 葢 滓浓细石器遗址分布地 / \ ? * 三三三大石基-石棚分布地?岂 師删石棺葬分布地 A;”甘亠 细石器、大石墓一石棚、石棺的分布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示意 击法产生的,但我国的细石器中亦包括了部分用锤击法或砸击法产生 的石片石器或石核石器,仅仅由于其体积细小,故一般研究者仍将它 归纳入细石器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