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思维形态的基本规律
在上一章中我们了解了关于概念、 命题和推理的一些一般知识,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 介绍了对这些思维形态起作用的几个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 律。这些规律为人们运用概念、命题和推理提供了起码的准则,也为逻辑学研究思维形 式提供了出发点和基础,因而也被称为逻辑基本规律。
第一节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命题都具有自身的同一性。 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概念、命题的运用都保持确定性,不把不同 的概念、命题混淆起来,不随意地把一个概念或命题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或命题。
二、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会犯以下逻辑错误:
(一)“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两个或几个不同概念混为一谈;“偷换概 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一个概念暗中换成另一个概念。这两种错误有时无明显 的界限,可不严格区分。
例:
(1)缺碘
(2)花儿生气
(3)爱情的含义
(4)领袖
(5)庄子、老子和孙子
(二)“混淆命题”或“偷换命题”
“混淆命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两个或几个不同命题混为一谈;“偷换命 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一个命题暗中换成另一个命题。这两种错误有时也无明 显的界限,也可不严格区分。
例:
(1)打成一片
(2)坐轿子
(3)题文相违(年龄越大越好)
(三)“转移话题”或“暗换话题”
“转移话题”或“暗换话题”是在讨论或论述问题时违反同一律要求的表现。“转 移话题”是指在讨论或论述问题的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话题;“暗换话题”是指在讨论 或论述问题的过程中,把某个话题暗中换成了另一个话题。
例:
(1)理想
(2)打铁的老人
(3)地铁上的争吵
(4)茶水里的死苍蝇
(5)答非所问(主人还是纸条,主教答记者问)
三、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同一律
同一律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确定性。而思维保持确定性,概念、命题保持确定性, 这是思维得以正确进行的首要条件,也是建立任何理论体系,包括逻辑体系的前提。所 以,我们在思维活动中必须自觉遵守同一律的要求。
但是,在理解和运用同一律时须注意,同一律的运用是有条件的。其内容和要求都 是针对同一思维过程而言的。同一思维过程,即同一时间对于同一对象的同一方面的思 维过程。如果是在不同时间,或者是针对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人们对概念或命题的运 用未保持同一,不能说是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同一律只是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对概念和命题的运用保持确定性,并不要求人们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永远保持不变。
第二节 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
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不能既真又假(或:两个互相否定 的命题不能同真)。
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对一个命题的真和假 (或对两个互相否定的命 题)不同时肯定。
二、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是“自相矛盾”。 例:
(1)盾与矛
(2)卖小狗的姑娘
(3)遇难船员
(4)小干部
(5)世界奇闻
(6)人世间的经典
(7)悬殊不大
(8)刑警队长
(9)雪山飞狐
(10)射雕英雄传
(11)看相的
三、要正确理解和运用矛盾律
矛盾律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一致性、无矛盾性。思维的一致性、无矛盾性,同思维 的确定性一样,也是正确思维所必须具备的。无论是日常思维,还是科学理论,都不允 许有自相矛盾。在论证中,人们常常通过揭露矛盾来进行反驳。
例:
自由落体运动
在运用矛盾律时须注意: 第一,矛盾律的运用也是有条件的。与同一律一样,其内容和要求也是针对同一思 维过程,即同一时间对于同一对象的同一方面的思维过程而言的。如果是在不同时间, 或者是针对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人们对一个命题的真和假分别予以肯定,不能说是违 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例:
巧解谜语
第二,矛盾律所说的矛盾与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指逻辑矛盾,
即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命题的真和假的同时肯定;后者是一种辩证矛盾,即事物内部 各个对立面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关系。矛盾律只不允许出现逻辑矛盾,并不否 定也不涉及辩证矛盾。
第三节 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不能既不真又不假(或:两个互相 否定的命题不能同假)。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对一个命题的真和假 (或对两个互相否定的命 题)不同时否定。
二、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会犯“是非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例:
(1)增加不增加补充教材
(2)关于红楼梦的讨论
(3)公费报销妥不妥
三、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排中律 排中律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明晰性。 在一个命题或真或假的情况下,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堂用餐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中建八局《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主体结构工程)》2022年.pptx VIP
- TD_T 1021-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pdf VIP
- 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view1 Reading and writing 课件.pptx VIP
- 离散数学崔艳荣习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会与他人交往 (2).pptx VIP
- 《水力发电》课件.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新风系统入门培训资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