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读晚唐罗隐小诗《蜂》有感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读晚唐罗隐小诗《蜂》有感 晚唐诗人罗隐没什么大名气,至多是借了点儿皮日休、陆龟蒙的光,在小品文、小短诗方面颇有些造诣,但他的小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居然还有一些得以流传至今。 《蜂》即是其中一首: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酿成蜜,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小诗与宋代李纲的《耕牛》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诗曰: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蜜蜂与耕牛都是劳动人民喜爱的生灵,都是诗人墨客笔下含辛茹苦、默默奉献的典范。罗隐的《蜂》虽不及李纲的《耕牛》写得那么大气磅礴,人家李纲毕竟是当朝宰相,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多一些,所以颇有一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慨,罗隐的《蜂》自然写得是小巧玲珑,至多是羽扇纶巾,风度翩翩的站在小山岗上,望着漫山遍野辛苦匆忙的小生灵,想起自己的平生事,不禁黯然神伤,随口吟出心腹事罢了。但是结尾这句“为谁辛苦为谁甜?”毕竟是巧妙的切中了蜜蜂辛劳一生,却不知为谁作嫁的主题,道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因而成为历久不衰、流传至今的佳句。 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参与点评。 有关罗隐的《蜂》想开的一些东西 罗隐同志的诗: 《蜂》 无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蜂》,所表达的意思与 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掏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相近。 不过,现在看着织布工和建筑工人,同样的感慨,是否也像前年前的古人一样呢? 相信这种评论网上一定不会少,拭目以待吧。(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写一些,看一些这方面的东西) 2 蜂是指动物,同样,唐诗宋词中,描写动物的多否?查了查好像不恨多,我原来买过诗经,楚辞,唐诗植物选篇,唯独没有看到有关动物的描写,大概也同样是有关这方面的描写不多吧。 找了几首耳闻能详的: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请波。(骆宾王) 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即秋风。(虞世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 蝉的三首诗,写出了三种不同而又有相近之处的韵味,细细之处,待完成了的虞世南的诗词后详细分析。,值得说明的是,罗先生也写过一首有关咏蝉的诗,不过和大家平日里将蝉比作高洁的象征不同,在他的诗里将其寓为趋炎附势之辈,有趣啊有趣,也可能罗先生屡试不第,有了异于他人的想法吧。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