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质兼备到以质为主——试论古今公文语言的对比.docx

从文质兼备到以质为主——试论古今公文语言的对比.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文质兼备到以文为主 ——试谈古今公文语言的对比 摘要:公文是自古至今继承性最强的文体之一, 但是在流传过程中。公文语言也 发生了很多嬗变。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古代公文语言文质兼备的特点发展到 现代公文语言以质为主的特点。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特点进行阐述,并对这一嬗变 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古代公文 现代公文 对比 公文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 从最原始的甲骨文书、钟鼎铭文到五经 之一《尚书》,再到历朝历代的正史、典册、事类汇编、事略、会要、文献通考、 大诏令集等都保存有大量的公文。 在这漫长的发展嬗变过程中,公文发生的最明 显的变化就是公文语言从文质兼备的特点发展到以质为主的特点。 下面,本文将 对这一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看古代公文语言的特点。优秀的古代公文读来总是行云流水, 水到渠成一般,可以与优美的散文并驾齐驱,而且无一不是思想内容和形式表达 完美统一的佳作,被人广为流传。古代公文之所以有这样的魅力和其语言特点有 着重要的联系。春秋时期,孔子就对古代文章的文质关系做出了论述: “质胜文 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①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古代公文语 言也形成了情理并用,具有文学审美价值的特点。 古代公文写作时非常注重双方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我们用一则简单、常用的 请假条为例来了解一下这个特点。下面是选自明代张溥《鲍参军集》的一篇《请 假启》:“臣启:臣居家之治,上漏下湿。暑雨将降,有惧崩压。比欲完葺,私寡 功力,板锸绹涂,必须躬役。冒欲请假三十日,伏愿天恩,赐垂矜许,干启复追 悚息。谨启。”②这封《请假启》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年过半百的朝官, 面对居家“暑雨将降,有惧崩压”的危宅,却要“躬役”修葺,而且用语是如此 的谨慎谦恭“伏愿天恩,赐垂矜许”,让人顿生恻隐之心。鲍照不得不请假的原 因、请假的假期时限,以及有理有节的行为礼数,在这短短的几句话里表现得十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鲍參军集 卷1. 1879年 分透彻清楚。这样真挚的感情即使是在当时社会状态混乱的南北朝时期, 也一定 能感动统治者而准其所奏。这样的公文在古代有很多。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 诸葛亮之所以能劝动资质愚昧的刘禅,也是因为诸葛亮既在“深追先帝遗诏”上 与刘禅产生情感共鸣,又以自身励精图治的精神激发起刘禅心中微弱的好胜心, 虽不着力于文辞的修饰,却能以情动人。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公文中不胜枚举。 但是,公文的主要特点是实用,要阐明道理,这也决定了古代公文语言的第 二个特点,即在动之以情的同时也要晓之以理。李密的《陈情表》便是对公文语 言情理相融的完美诠释。在写此文之前,李密已四次拒绝征诏。此次为第二度征 为太子洗马,比前几次催逼尤甚。为达“辞不赴命”的目的,他不得不采用迂回 前进的方法。文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等句子,句句令人动容。全文情真理直,抒情则委婉诚挚,说理则 细腻有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称得上是上行文中的优秀之作。晋武帝看了深 受感动,不禁赞叹道:“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诏聘李密,还褒奖他孝敬 长辈的一片诚心,特赏赐奴牌二人,并指令所属郡县专门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古代公文中,这样的精品并不少见。 当然,在文质彬彬的基础上,古代公文对语言表达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即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许多古代公文能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具有文学 审美价值是主要的原因。古代公文虽是应用文,但是大都塑造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表达了丰富个性的感情,同时具有斐然的文采。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鞠躬 尽力,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千百年来深入人心。曹操的《军谯令》对家乡牺 牲将士家属抚恤的公文,表达感情浓郁深沉,文中“使吾凄怆伤怀”,“吾百年之 后何恨哉”的感叹,真切动人,后人常把这篇政策性极强的公文,当成抒情散文 来欣赏。李斯的《谏逐客书》用铺张、排比、对照、比喻等手法,酌古御今,先 举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重用客卿,使秦富强,成就帝业,然后根据秦王喜 好客地物产,甚至客地妃嫔,却排斥客地人民的态度,指出: “然则是所重者在 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夸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文中饱 满的感情,瑰丽的词藻,生动的形象,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条条令人信服的道 理,而且是一幅幅形象生动、对比鲜明的画面。就是这样有形象,有情感,有文 采的特点,使古代公文具有了文学审美价值。 通过以上的简述我们了解了古代公文语言的特点。 公文写作,秦统一以前可 称为发轫期,秦汉魏晋是发展期,隋唐宋是成熟期,元明清是公文的稳定期,其 发展具有继承性和沿袭性。而且公文的发展有一种线性延伸的规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