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媒体发展看广播节目的转型-2019年文档.docx

从新媒体发展看广播节目的转型-2019年文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新媒体发展看广播节目的转型 “新媒体” (New Media)是相对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 电视等而衍生出的一个相对概念。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是新媒体 的技术支撑,卫星、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传播渠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样是传送信息的媒体形态, 但它既指一种信 息传播技术,也指承担着信息传播职能的个体和组织。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冲击, 并强势 地侵吞着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 以微博和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 的盛行预示着一个“人人皆为广播台, 个个都是通讯社”的新媒 体时代已然到来。新形势下,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如何利 用新媒体实现媒介融合持续发展, 已然成为当前广播行业发展亟 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 新媒体异军突起以来, 以迅猛之势覆盖社会生活, 对传统媒 体形成巨大的冲击:纸媒的大信息量,电视的视觉说服力,广播 的及时、 服务、互动等优势, 在新媒体面前已经荡然无存, 为此, 传统纸媒纷纷“触网”,推出数字报、电子杂志。如南方报业集 团、广州日报集团推出南方报业网、大洋网;美国百年大报《基 督教科学箴言报》 则在三年前就开始全面向数字化转型, 停止出 版每周五天的印刷版本。 以电脑、手机为终端的 QQ飞信、微博、微信等成为现在 人们日常生活的通信交流方式。 中国的网民规模在逐年增长, 对 新媒体各种应用的使用率也在不断上升: 根据 2013年 1月 15日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截至 2012年 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 5.64 亿,互 联网普及率为 42.1%,其中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 接近 4.2 亿, 年增长率达 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在 2012 年 7 月发布的 《第 30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手机首次超越台 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而在今年的调查统计中, 网民中使 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 69.3%上升至 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 地位更加稳固。 另外,微博在 2011 年迅速崛起,我国微博使用人数在这一 年达到 24988万人,比上一年暴涨近 300%。而到 2012年 12月 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 3.09 亿,较 2011 年底增长了 5873 万, 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 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 2.02 亿, 占所有微博用户的 65.6%,接近总体人数三分之二, 一个“大 V” 用户甚至上万、 上百万“粉丝”和“收听者”, 其影响力大有超 出一份传统报纸之势。而进入到 2013 年,由腾讯推出的社交产 品微信,全球注册用户直逼 5 亿,活跃用户更是数倍于新浪微博。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1、新媒体信息传播灵活快捷,覆盖面广,具有极高的时效 性 新媒体中信息的形态呈现“碎片化”, 非常符合现代人快节 奏的生活方式。再者,运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成本极低,信 息本身也能利用新媒体进行自我扩张, 不断扩大传播范围。 形式 小巧使得传播更灵活便捷, 低成本大大拓宽了信息的覆盖面, 乃 至实现全球传播。 2、海量化、开放化,强调个性化和分众性也是新媒体信息 的突出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 我们进入到了信息的海洋, 各种各样的信息 触手可及。以百度搜索为例, 2013年 8月 14 日与“新媒体”相 关的搜索结果多达 9870 万条。由于新媒体的信息容量非常大, 且传播成本低,每个个体、各种组织、机构等都可以成为信息的 生产者或发布者——有时只需动动手指头就能传送大量信息。 为 了提高传播效果,信息传播主体对信息接收者进行辨识、划分, 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即分众传播。 每个人对信息的需求不 一样,分众传播为受众免去了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捞针”的麻 烦。 3、高度的互动性是新媒体传播非常重要的特征 传统媒体的传者和受者定位非常明确,传者是信息的发布 者,受者只能被动地接收。如果放在新媒体上,情况就不一样。 对传者发布、传送的信息,受者可以选择关注、分享、表达自己 的看法,或者置之不理甚至删除。同时,每一个传者或受者也可 能是受者或者传者, 即新媒体使得传受双方的界限变得模糊。 传 者发布信息的同时也在接收传播对象的反馈信息, 受者接收信息 的同时也对信息发出者做出反馈。 互动交流突出了个体的主观能 动性,使得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想法的空间, 符合社会未来 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这也是新媒体备受欢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之一。 4、数字化复合媒体形式是新媒体重要优势 新媒体融合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实现了多媒 体传播,这种多媒体传播方式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形象性和易受 性。 三、广播借力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 广播具有“快、响、便”等独特优势,能突破时空限制,渗 透性强,伴随式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