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学生能抓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展开想象、对比句子、情感渲染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激情导入   2.齐读课题   3.通读全文,思考:周恩来为什么立下这样的誓言?   4.总结板书:中华不振   二、精读课文   (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中华不振的?   2.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3.在学习小组里面交流   (二)研读课文   1.探究学习1-8段(学生找到哪里,老师相机处理)   a、品读词句,初步感受中华不振。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 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 从洋人欺侮中国人后趾高气扬的神情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 体会这是在中国的地盘上,国人当时根本得不到最起码的公道,没有地方说理、没有地方申诉,感受中华不振。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 从“紧握着”这个词语体会国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愤怒压抑在心中,想象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 通过对比句子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为强烈,进一步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 这段话主要让孩子体会“闯进”,在中国人自己的地盘还要闯进来,说明这也是中华不振,这段话略处理。   (老师相机处理回勾1—6段)   导语:其实当周恩来刚到这里的时候伯父就告诉他没处说理去呀,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体会到伯父当时的心情了吗?进入角色体会着读读当时他们的对话,想一想应该怎么来读。   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呀!”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伯父对他说:“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 抓住“打破沙锅问到底”体会周恩来对此

文档评论(0)

135****1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