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你们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他的童话爱憎分明,想象力丰富,情节生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   2. 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讨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   (课文讲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五次擦燃火柴,五次产生幻象,第一次看到了大火炉,第二次看到了烤鹅,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次看到了奶奶,第五次看到了奶奶抱着她飞走了。小女孩最后冻死在街头。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按事情发展顺序提炼小标题   (1)悲惨生活 (2)美好幻象 (3)冻死街头   三、学习“悲惨生活”部分  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时间:大年夜,地点:大街上,天气:冷极了。一幅悲惨、凄冷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力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交流(反馈)   (1).对小女孩的鞋的细节描写   (衬托“穷”)   (2).对小女孩头发的细节描写   “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说明小女孩美丽,引起人们的同情)   (3).对周围环境的细节描写。   (天气衬托悲惨、凄冷,圣诞节衬托社会黑暗,贫富不均)  4.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l.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习“美好幻象”部分  1.默读并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各出现了怎样的幻景?   (l)自由读第一次擦燃火柴部分。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女孩寒冷)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怎么理解?   (小女孩家里穷,她不敢随便用火柴取暖,因为火柴是他们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实在冷得受不了,终于抽出了一根,进一步说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会出现大火炉的幻景。)   2.指出学法。   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思——议——读”的方法,下面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燃火柴出现的种种幻象。   3.小组自读自议,完成表格。   第几次擦燃火柴   出现的幻景   说明了什么   第一次   温暖的火炉   说明小女孩十分寒冷,   渴望得到温暖   4.理解句子: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5.小结自学情况。   因为寒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饥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象都随着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五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二、感情朗读“美好幻象”部分   可采用多种方式读,要求读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三、学习“冻死街头”部分   1.读后思考。   (l)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说小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   (“两腮通红”说明小女孩是冻死的,“嘴上带着微笑”说明小女孩临死的时候很快乐。)    (3)理解课文结尾的几句话。   “谁也不知道···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谁也不知道”说明没有人关心她;第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临

文档评论(0)

寓文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