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美学浅论之审美心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审美的研究:审美心理学 ? 一 、移情 ? 二 、心理距离 ? 三 、精神分析 ? 四 、迷狂说(灵感说) 一 、移情 ? 1 、移情说 ? 2 、“移情”的涵义 ? 3 、结论 1 . 1 移情说 — 自然的人化 “ 移情说”在西方近现代美学史上影响很大,主要 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费舍尔( 1807-1887 )、利普斯、 谷鲁斯等,英国的浮龙 · 李和法国的巴希。最先提出 “移情”概念的是罗伯特 · 费舍尔,而把移情说发展成 一个系统的美学理论的,则是立普斯( 1851-1914 )。 利普斯认为美感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但并非所有愉 快的情感都是美感。他认为愉快的情感有三种。一种是 外物引起的,例如生理快感;一种是精神引起的,例如 宗教所引起的快感;还有一种是通过移情在外物那里感 受到的也就是美感。因此,移情是审美的关键。 移情现象是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中一个突出的现象, 在语言、神话、宗教和艺术的起源里到处可以见出。移 情说在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审美经验相符合,因此它成 为了 20 世纪初被普遍承认的美学理论。 1.2 “ 移情”的涵义 ? 移情又叫“移感”、“输感”,也就是把主 体的情感“移入”或者“输入”对象。在美学领 域,移情意味着一个人把自己内在的感情无意识 地投射到一个审美对象或者审美活动中。移情学 派认为,审美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的过程,即在 审美活动中主体将情感移入对象从而体验到物我 同一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凝神关照 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将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者 “输入”对象,从而达到一种“主客默契,物我 同一”的境界,此时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对象是美 的,也就是审美的境界。移情是艺术和审美当中 十分常见的现象。 ? 移情是要有条件的。一个对象美不美,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我们的情感态度,同时也与对象的形式 有关 。 ep.濠梁之辩、文学中的移情 ? 认知与审美: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 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 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 知之濠上也。” 文学中的移情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者乐,仁者寿。(《论语 · 雍也》)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 (《诗经 · 小雅采薇》)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 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之二》)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 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 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1 — 3 、结论 ? 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 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 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 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 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 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 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 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 :“ 宁可食无肉,不 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 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 效。 ? 沈德潜《顾曲杂言》云:“《牡丹亭梦》一出,家 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据焦循《剧说》载: 杭州艺人商小玲因不能与意中人结合而郁郁得病, 每演《牡丹亭》至《寻梦》、《闹殇》几出时,都 是“缠绵凄婉,泪痕盈母”。有一次演至“寻梦”, 唱至〖江儿水〗 ” 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寻 得梅根相见时“,竟仆倒在舞台上,因哀痛至极而 猝死。《剧说》又载,一位内江女子,因读《牡丹 亭》而慕作者之才,一心要嫁他。后来发现汤显祖 是一持拐杖老头,因此发誓不再嫁人,后忧伤投江 而死。邹韬《三借庐笔谈》载:扬州姑娘金凤钿读 了汤氏作品,因慕作者之才,直接写信表示“愿为 才子妇”。因书信周折没有回音,后忧伤而逝。临 死前叮咛只要《牡丹亭》剧本作为陪葬物。《红楼 梦》描写林黛玉凝视《牡丹亭》演出,忽而“心动 神摇”,忽而“如痴如醉”,忽而“眼中落泪”。 这是杜丽娘的爱情命运在林黛玉心中产生极大共鸣 与震动的表现。 ? “ 冷雨幽窗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