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医学的历史浅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航海医学的历史浅析 的大国。它具有漫长的海岸线 , 星罗棋布的岛屿和很多天然良港 , 为发展海上航行、开发海洋资源、建立海外交往等方面 ,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中国又是一个有悠久航海历史的古国 , 航海医学与航海事业 有着紧密的联系 , 航海医学伴随着航海实践而逐步形成 , 并持续完善和发展。 据史料记载 , 约 3500 年前 , 中国夏朝出兵攻打山东半岛上的一个小国 ( 名叫“斟寻” ), 双方水兵持戈驾舟在海上战斗。春秋时期 ( 公元前770~前 476 年), 已有驾乘“浮具” ( 泛指水上交通工具 ) 长时间生活在海上 , 和在军旅中配有医务人员 ( 当时已能制造战船 ) 。秦汉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时期 ( 公元前 221~公元 220 年), 当时中国的船舶建造规模和 航帆的设置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秦代方士徐福 , 精通医学 , 熟悉本草 , 奉秦始皇旨 , 两次率船队出海求仙 , 东渡日本 , 携五谷、百工、医药、冶炼等书 , 后被日本尊为“医药之神’。史料于隋唐时期亦已有“番药”输入我国。 鼎盛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 , 中国古代文明促成了航海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宋代以后大船设备完善 ,1974 年在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就有 13 个舱 , 包括食品舱、厨房 ( 淡水柜 ) 和货舱等。在那些年代里 , 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药学 , 直接保障了航海乘员的健康。人类远航的壮举是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 (1405 一 1433 年), 远达非洲的索马里、肯尼亚 ( 古称“慢八撒” , 即今肯尼亚的蒙巴萨 ); 有大小船 只百余艘 , 乘员 2.7 万余名 , 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航行 ; 比哥伦布 1492 年发现美洲大陆和麦哲伦 1519 一 1522 年环球航行要早 80 一 IQ0 年。郑和船队配医官医士 180 余名 , 平均 150 名船员配一名船医 ; 船医来自太医院和民间 , 医术都较高明。船医的工作包括三方面:一是为乘员医伤治病 ; 二是为沿途居民防治疾病 , 如投药水中 , 令当地染病者入水沐浴而治之 ; 三是沿途收集和鉴别药材 , 实行交换。船队重视船舶卫生和居住条件 , “每船有四层甲板 , 满载士兵 , 马匹蓄之底层 , 舱室客厅设在高处 , 华丽舒适”。船队每到一地 , 就对该处山川地理、气候环境、 土特物产、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和卫生状况作调查、记录 , 可谓是早期航海医学地理调查的实践图。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航海者健康的良好保证。唐朝鉴真 (688 一 763 年) 多次东渡日本 , 携有不易腐败的干粮 , 包括落脂红绿米、甜豉、牛苏、干胡饼和捻头等 , 同时也将中国的医药学传播到日本。宋朝的海船携带食品 , 据载“一舟数百人 , 中积一年粮 , 豢永酿酒其中”。元朝的海船 , 有的设木槽种植蔬菜、鲜姜 , 有的还捕鱼。宋朝以后的海船多设厨房 , 以利熟食和热饮。郑和船队设有专载淡水的水船 , 在沿途“附近川泽及滨海港汉 , 汲取淡水” , “积贮仓储 , 以备用度”。这些都属于现代航海医学领域中的船舶卫生和营养给水卫生的范畴。 历代的海上香料进口 , 引进了国外医药知识 , 对我国的药物学、方剂学起到了充实和提升的作用。明朝后期 , 中国的航海活动一度消沉 , 但西洋医学随航海传入我国。明朝隆庆 3 年(1569 年), 西人在澳门设医院、药房等 , 至 19 世纪末 , 外国人在华共设医院 70 多所、诊所 40 余所。西方传教士也从中国带回大批中医药书藉。 1656 年, 波兰来华传教士卜弥格在维也纳用拉丁文出版了《中国植物志》 , 是西方介绍中国本草学的最早文献。 1846 年中国黄宽随传教士赴美、英学医 , 回国后任中国海关医务处医官。此后 , 到海外学医者与日俱增 , 中西医药学开始了新的更多的交流。 1887 年, 清政府一购自英国的军舰航途归国 , 约 90 天抵达厦门 , 一些水兵发生脚气病 , 有的所以而死亡 ; 后用麦面代替部分精白米后 , 脚气病患者明显减少。清朝海军《北洋海军章程》中已含卫生管理内容。 民国海军在抗日战争前夕已有较完备的卫生工作规章制度 , 同时期亦 介绍了国外海军医学知识。据 1935 年民国海军统计 , 发病率顺位为皮 肤病、外伤、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和传染病 ; 死亡率顺位为传染病、外 伤、全身性疾病。民国海军曾计划建造大小病院船各 1 艘 , 但未兑现。 中国近代海军始建于 1865 年。 1889 年在威海卫、旅顺口设立水师养病院 ,1892 年海军部曾设立“天津总医院” , 内含西医学堂、施医院、 储药局三部分 , 先后改称“北洋西医学堂”和“海军军医学校”。中华民国时期 , 海军的舰队和学校所在地大都设置了医院

文档评论(0)

155****78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