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3.走进溶液世界3.2溶液物质的溶解性》14.docx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3.走进溶液世界3.2溶液物质的溶解性》14.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 级 课堂教学研究资料 [校级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考核课)教案 ] 一.教学设计思路和依据 本页主要填写:一、教材分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单位乃至全册、整套教材知 识体系中的逻辑地位;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含重点、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知识(指原有知识)准备状况; 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指学习动机积极性等)准备状况。 三、教案设计思路:如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组织编排教材,设计练习,选择教学方 法,准备教具学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沪教版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的世界》 的第 2 节内容—— 《物质的溶解性》 , 在混合体系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物质溶解水平的大小, 为后续学习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物质 的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作必要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水的性质并对物质的分散体系有了一定的判断,对于一种物质 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结合生活常识不难发现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本节课是从生活经验出发,使用科学的探究方式——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确定影响物质溶 解性的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自主 总结归纳知识点,所以本节课尽可能得到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与此同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案 课 题 物质的溶解性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质溶解性的概念 ; 2.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 教 学 1.初步学会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科学方法。 目 标 2.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提升分析水平、思维水平和语 言表达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初步养成实事求是、仔细认真的科学态度 2.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准确观点。 教 学 物质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重 点 教 学 “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溶解性影响因素 难 点 电化教学 多媒体视频 准 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一 【情景引入】播放学生 观看、交流 通过学生家庭实验结 家庭实验视频 果的不一致,导出新 课。 教学环节二 【引导】发现问题—解 阅读、思考、交流、 交流表达,形成概念 教 决问题 表达 学 学习物质的溶解性 过 程 【梳理】学习控制变量 识图解图 学习控制变量法 法 教学环节三 【猜想】影响物质溶解 思考、回答 头脑风暴,学生结合 性的因素有哪些? 已有知识实行猜想。 【设计实验】学生设计 自主设计 在控制变量法的基础 实验,以图示表达 画图、展示 上,实验设计图示化, 感受不同的实验表达 方式。 教学环节四 【实验一】探究物质的 实验操作 分析实验现象 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是否 验证猜想 合理推理,得出结论 相关 【实验二】探究物质的 溶解性与温度是否相关 教学环节五 【学以致用】趣味活动 解释生活实例 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 现象,使学生感受到 溶解性在生活中的意 义。 教学环节六 【作业布置】 思考完成 学生利用生活物品完 成实验,提升学习兴 趣 教 后 体 会  将传统的教师授课形式改进为学生探讨型。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后找出差异、产生疑惑后,自然能想到求助于“百度” 、“翻阅书籍”等方式解惑,而课堂中学生手边仅有的相对比较权威的参考资料就是课本。 通过课本中“比较白糖、 食盐、淀粉溶解性大小”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找出关键词句“直至加入的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更容易理清找“溶解的水平”是指溶解的多少而非溶解的快慢, 引导学生出现问题应该如何去求助、如何去解决,同时再次体验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学习激情。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通过控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来改变物质的溶解性,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实物增强对物质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比如如何卸指甲油、 饰品店中的气象瓶等。 通过学生分别用水、酒精、卸甲油的效果不同,感受溶剂种类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通过气象瓶中的固体在不同温度下会表现不同的形态, 感受物质溶解性和温度的关系。 通过美好的现象, 领略化学的魅力, 学生再次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落实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形成“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准确观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档评论(0)

152****0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