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仅供北京大学法学院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民法案例研习课程使用
PAGE
PAGE 13
民法案例研习第六次作业参考答案
请查阅法规,并根据本案案情,阅读你认为需要阅读的民法教科书以及其他资料,撰写对本案的分析。
请在11月9日(星期一)中午12:00或之前提交于本教学平台。请以word版本的附件的方式提交,并在作业抬头注明学号和姓名。如果教学网出现故障,或者暂时不能熟练操作教学平台,可以将word版本发送至本组助教。
2011年10月28日,甲电视台播出了一则报道(“打药催熟香蕉,卖水果也有潜规则”):记者(A)走访深圳市某水果批发市场,发现摊贩向香蕉喷洒药水以催熟,而“这些用药物催熟的水果,虽然表面的颜色发生变化,但水果的内在品质并没有完全改变,达不到水果应有的丰富营养。使用催熟剂的水果只是为了提前上市卖个好价,常使用乙烯利催熟剂,而乙烯利是农作物生长刺激剂,误服乙烯利会出现呕吐、恶心及烧灼感,长期服用对人体有害而无利。”
该新闻一经播出,就很快被各地电视台转播,并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出现了全国性的香蕉滞销,其价格也大幅下跌。
海南的农户乙所种植的香蕉质量上乘,原本均可正常售出,现在却出现严重滞销。原本的收购价格为每公斤5元,现在剧降为0.5元,而且还很少有经销商来收购。乙所种植的香蕉中,有2万公斤因为无人收购而腐烂在田间,1万公斤仅以单价0.5元售出。
此后,各媒体渐渐有了新的报道。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锡炎解释,香蕉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香蕉采收后,必须经过催熟环节,待营养物质充分转化后才能食用和上市。而乙烯利催熟是香蕉上市前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使用时长百年之久。香蕉催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而不是化学过程。催熟剂乙烯利是一种液体,当乙烯利融于水时,就会缓慢释放出乙烯气体,对香蕉进行催熟的是乙烯气体,而不是乙烯利液体,而且个别接触到乙烯利的也是香蕉皮不是果肉,所以香蕉正常催熟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乙烯利是液体,使用浓度约为万分之一,一瓶售价20元左右500毫升的乙烯利稀释后能够催熟100吨的香蕉,乙烯利因其便利性及实惠受到众多蕉农、商户的热捧。乙烯利属于五大植物激素之一,它们只对植物有效,对人和动物都不会发生作用。农业部规定香蕉催熟使用的乙烯利在2毫克/千克的范围内,都是对人体的安全。另一专家表示,若使用过量乙烯利,实际是揠苗助长。乙烯利的剂量与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对香蕉催熟时间的长短是有作用的,但是超过了一定量,会加快香蕉的腐烂速度,“任何想要通过香蕉获利的商人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2012年2月1日,乙起诉甲电视台,要求其赔偿损失。具体为:2万公斤腐烂的香蕉(按照单价5元计算)应赔偿10万元,1万公斤低价售出的香蕉(每公斤少卖4.5元)应赔偿4.5万元,共14.5万元。
2012年3月1日,乙向当地的化肥经销商丙(个体户)购买了一批尿素,价格为1000元,当场清结。在使用中,乙感到好像没有效果。4月1日,乙请一个有经验的朋友查看剩余的尿素,他很快判断出这是假尿素,毫无使用价值。经过10天的调查,乙发现丙实际上长期销售这种假尿素,坑害农户。乙多次找到丙要求赔偿,均遭拒绝。
2013年6月1日,乙起诉了丙,要求其赔偿损失1000元。
请分析:
(1)乙要求甲电视台赔偿14.5万元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
(2)乙要求丙赔偿1000元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
壹、乙对甲电视台的请求权
本案中,甲电视台于2011年10月28日播出了香蕉催熟的报道,并称催熟剂对人体有害。该新闻播出后被广泛传播,从而出现了全国范围内香蕉的滞销及价格下跌。农户乙种植的香蕉也受到了影响,其中2万公斤腐烂,1万公斤低价出售。如无电视台及其记者的报道行为,乙的香蕉原本可正常售出。乙与甲电视台之间并无合同关系,唯一可能主张的是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1款(结合6条第1款)上的请求权:赔偿14.5万元
请求权的发生
《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1款是用人单位的责任。在解释上,用人单位承担该款之下责任的要件是:(1)某人造成他人损害,并满足一般侵权行为或者某个特殊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2)该人是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3)该人因为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了该损害。关于上述第1要件,尽管本句的用语仅提及“造成他人损害”,但是,学说上一般认为雇主责任是一种替代责任参见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黄松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以下(针对第 8条,该释义书明确表示
参见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黄松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恒系统方案书.pdf VIP
- 全套干扰峰分析图解析.docx
-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钵苗栽植机械)课件讲解.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doc VIP
-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ppt VIP
- DB65T 4063-2017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障技术技术工程.pdf VIP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泗阳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插秧机)课件讲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