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生寓言》课堂实录.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实录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人生寓言》课堂实录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 师: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生1: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缘,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2、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萧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克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萧伯纳的名言导入,新、巧,可谓一箭三雕: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1、 师: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狐假虎威、东施效颦。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2、 生3: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那么从“东施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3、师:作家严文井曾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现在再读“东施效颦”这个故事,除了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寓意外,换个角度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生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师:瞧,这就是魔袋,我们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意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   1、 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生1: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2、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3、师::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总结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用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   生5: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5、师: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6、师: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

文档评论(0)

178****13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