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五上备课资料(之二)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十一课 莫高窟 莫高窟的发现和保护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清理洞窟流沙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16窟甬道的北壁有一个不知何时封闭的小石室。小石室里面珍藏着数以万计的经卷、手稿、文书、织绣。因沙漠干燥,保存得非常完整。这是神话中的聚宝洞!它的神秘在于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人将这批珍贵文物放在里面,并将洞门封闭。这就是17窟藏经洞。 王圆箓用一双枯瘦的手打开了这个宝库的洞门之后,一批批外国探险家、考古家接踵而来,其中有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俄国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等。他们想方设法、挖空心思从王道士的手中拿走大批文物,分别收藏在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地的博物馆。从此,莫高窟的珍贵文物流散到国外,辉煌的敦煌艺术也随之介绍到了国外,震动了国内外学术界,吸引了许多学者对莫高窟的遗书和造型艺术进行了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 40年代,被誉为“敦煌艺术的保护神”的常书鸿先生从国外来到敦煌。他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对年久失修的莫高窟进行了清理、保护。建国后,“敦煌文物研究所” 成立了。1963年,国务院拨款对残破不堪的洞窟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和维修,使这座古老的石窟的外貌焕然一新。 1984年成立了“敦煌研究所”,下设11个研究机构,对敦煌艺术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和研究。今天,莫高窟以崭新的姿态,欢迎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迎接中外学者进行国际学术文化交流。 第十二课 古诗两首 李白的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诗人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中最精华的岁月,是在唐玄宗统治下度过的。 李白出身于富商家庭,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二十五岁时“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元年(742),在南陵奉召入长安,任翰林供奉,因开罪权臣高力士,被迫离开京城。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漫游南北。天宝十五年,永王璘邀其参加幕府。第二年,永王违抗肃宗的命令,兵败丹阳,李白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夜郎,当时五十七岁。中途行至巫山时,获赦免。晚年投奔他的族叔当涂令李阳冰,于宝应元年逝世于当涂,享年六十二。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流传于世。 山水诗人王维 王维(701-761) ,字摩诘,祖籍太原,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在作诗时还常把作画构思技能融于诗中,笔下的山水景物各具神韵、色彩鲜明、意境悠长。江河山川,一经他的妙笔,便会呈现出各种神奇的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王维的山水诗,有的借助观察与感悟,有的运用巧妙的比喻,有的通过合理的遐想,有的加以提炼与夸张,创造出一个个源于自然又美于自然的艺术境界。他的诗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读后会使人产生联想,引起共鸣。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送方尊师归嵩山》)等等。 王维是盛唐诗坛的杰出代表,堪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在李白未到长安、杜甫未成名时,王维已名噪京师,长时期居于诗歌创作的中心,实际上是这个时期诗坛的领袖人物,当时有“天下文宗”之称。此外,盛唐也是唐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王维集诗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