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聪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二.【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三.【教学难点】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四.【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 朗读是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读引思,以读促悟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悟、积累、学习语言。 2、情境教学法 通过语言描绘、音乐渲染、角色表演等情景的创设引领学生很快进入语言学习之中。 3、文白对照法 先读白话文故事,再读文言文,在对比中学生更能感受到文言文的言简意赅。 五.【教学准备】 1、预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参考注释,大体理解句子的意思。 2、课文语句解释的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0杨氏之子 2.谁能说一说课文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二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 (1)注意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①惠(huì) 曰(yuē) 禽(qín) 诣(yì) ②“为设果”中的“为”读作wèi。 ③“应声”中的“应”读作yìnɡ。   (2)引导学生把握停顿和节奏。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理解句子的意思。 4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很难理解。  (1)孔君平: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名声。 (2)其父:他的父亲。其,他的。 (3)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 (4)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5)此是君家果:这是你家的水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6)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说。 (7)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对学者尊敬的称呼,可译为先生,您。禽,鸟类。   (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答案,如果学生能够回答,老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的含义。有些字词的含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等。) 5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三 想象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理解句意。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当时两人会是什么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杨氏之子,认为他还是一个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随意、傲慢;杨氏之子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富有挑战性。) (2)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个人不同的语气。 四 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1)“应声答曰”说明反应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从正面说杨梅不是“我”家的,而是巧妙地从“夫子家”说起,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家的。 2.讨论。 (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 (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五 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的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 附: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理解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于文言文却是头一次遇到。学生一看到文言文,首先会生产畏怯心理,所以教材在选编过程中,选择了《杨氏之子》这篇浅显易懂的文章,意在通过此文的学习,让学生对文言文有所认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对于字词的理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加以理解,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与现代文之间的差异。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基本上可以理解基本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点拨,会对学生认知文言文会起到更好的帮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杨氏之子》效果分析 谈话导入时我以故事导入,学习新课,在不 经意间走近文本,让他们感觉古文并不遥远、陌生。在学生带着兴趣走进的时候,我没有把读懂当作最重要或者唯一的环节贯穿到底,而是分为“一读(读正确)─ ─二读(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