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蛍翩SMS开究
2016-12-22 09:45:59汽车工程学报2016年4期
初亮何强富子丞刘哲潘俨文
a b
L
图1汽车制动时受力分析图
|mod?—1]ImoO^?2][mod??3]
|mod?—1]
ImoO^?2]
[mod??3]
hndon y ■
(x1 x2X/-x2} [K1 eBj^XyoxI;)
ducX-nptar.tBy?存 LoHpjnomjntxp貝彳 p^FRaO; *L?0 p_RR?j. tBflFO.
tjncicn y ? MA?0xlx2)
V
. 丿
刃》x2IEJ A |c1 ?x3(y-x2} ”7
[T.r?questOMv
1 jnaarlO]
r
(TjW*?SK?0j
(
I
a.
T_motorJ?ro?t^ 1 N(T.req uest^Mo. T.motor_m?(). p」L?(Tjeques 卜 yjnotorJjr g?rr?o/5?80;
卩了小亙 ■
P_RL?PlFL p.■廿LjR?g?l:
du:
匸 mctor_ W!? 匚 mctar_nwc?
.FUq XJW TJnctor J?rg?n ■甲 BO.
仁FR?JL
plRl?plFL.
电液制动力分配主
表I主要总成结构及技术参数整车质童w/kgI 600轴距
表I主要总成结构及技术参数
整车质童w/kg
I 600
轴距〃mm
2 600
匚
100100 km h-brakepedal 15%0545658606266时间〃s151056606266
100
100 km h-brakepedal 15%
0
54
56
58
60
62
66
时间〃s
15
10
56
60
62
66
时间t/s
58 60
58 60 62 64 66时间〃s
图7小强度制动时的车速、踏板开度和减速度
摘要:对车辆制动动力学和ECE法规进行了分析,提出?种基于全解耦式制动系统的吊联式再 生制动控制策略。该策略考虑了车俩制动过程中关于车速和制动强度双维度卜?的电控系统失效安全 性,在保证车辆制动安全性与电机制动失效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和车辆经济性。 分别利用cRulsE和Matlab/simulink搭建「整车模型和再生制动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 证明,与原控制策略相比,该控制策略能捉高车辆在大制动强度制动时的能量回收率,也能提高车辆 在高速、中大强度制动吋的电控系统失效安全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制动安全性;仿真
中图分类号:U469.7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n_2095-1469.2016.04.02
2I世纪是低碳经济的时代,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制动能量 回收技术提高了能最利用率,是新能源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冇效手段之…。在车辆制动过程中,由于 有电机的参与,会影响车辆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当前车辆上的出生制动控制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并联式轉生制动,该方法是将电机制动与传统 的液压制动进行简单的叠加,能量回收率比较低,常见于半解耦式制动系统。另i种是出联式再生制 动,该方法优先使用电机制动力,不足制动力使用液压制动力进行补偿,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比较高。
车辆在高速和大制动强度蛊求制动时,如果电控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电机制动迅速退出,如果因 为电机制动力所占比例过大导致液压制动力不能及吋对英进行补偿,驾驶员和乘员会进入危险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种考虑车速和制动强度双维度下的电控系统失效安全性的出 联式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在保证车辆制动安全性与电机制动失效安全性的同吋,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 收率和车辆经济性。
1 ?车辆制动动力学以及EcE法规
1.1制动动力学分析
首先,对车辆制动动力学进行分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制动时的受 力情况如图I所示。
图中,Wf与Wr为汽车静止时的前后轴荷;风和Rr为汽车制动时的前后轴荷;a和6为汽车质 心到前轴和后轴的跖离;H为汽车质心到路面的高度;L为轴跖:W为汽车整备质量;Fhf与Fm为前、 后轴所受的制动力;a为车辆减速度。根据受力关系,车辆在制动时路面作用于前、后轴的法向反作 用力为:
当各制动器制动力足够大吋,根据前后轴载荷分布、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和路面附着系数等条件, 制动过程中会出现前轮先抱死、后轮先抱死和前后轮同时抱死三种情况。在这二种情况中,前轮先抱 死是稳定工况,但是会导致车辆失去转向能力;后轮先抱死是危险工况,可能导致后轮侧滑其至甩尾; 前后轮同吋抱死吋附着条件利用较好,町避免后轮侧滑,前轮只有在最大制动强度吋才会失去转向能 力。前后轮同时抱死的条件为:
于理想情况,因此满足前后轮同吋抱死的前后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