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楚辞: 理想与浪漫的精神家园.pptVIP

屈原与楚辞: 理想与浪漫的精神家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原与楚辞: 理想与浪漫的精神家园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付丽 屈原与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文学的存在首先是作家的存在,优秀文学的出现首先是大作家的出现。 我们很难想象中国文学史上如果没有屈原会怎样,没有理想的文学将是暗淡的;没有浪漫的文学将会多么乏味。然而,理想与浪漫都是人类稀缺的、奢侈的精神资源,是难遇难求的,就像爱情一样。 幸亏我们有了屈原,有了楚辞。 一、楚辞概说 1、楚地 疆域广大: 战国时期,楚国在长江、汉水流域,一度领有“地方五千里”的广袤疆域, 中原与南方文化融合: 芈姓贵族源于中原祝融部落,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和楚国有广泛的文化交流,楚文化和中原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 2、楚风 楚风表现为文化习俗: “信巫鬼,重淫祀”。既保留了夏商的遗风,更是当地土著民族的风气 南方土著聚居的“南郢邑、沅湘之间”,更是巫风浓烈,“其俗信鬼而好祠,其 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楚风表现为统治者的文化偏好: 楚灵王史称其“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楚怀王亦是“隆祭祀,事鬼神”。 楚风表现为奇异浪漫的审美风格: 巫文化对楚国审 美风气的影响是明显的。楚地的艺术很兴盛,而这些艺术很多与祭神有关,充满 了奇异的浪漫色彩。 如王逸所记载的庙堂壁画,楚“凤夔人物帛画”,刻画在器 物、帛画上的楚舞造型,以及出土的编钟等,都富有飘逸、艳丽、深邃等美学风格。 3、楚辞 “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 问,与“六经”并列。 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 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 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 楚辞的直接渊源应 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南方祭歌那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 由于楚辞和汉代赋作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有“屈赋”之称。 二、屈原的文化人格 屈原的文化人格——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完美结合,一向被视为中国诗歌精神的旗帜与坐标。 1、屈原的生平与作品 ①生平 屈原,名平。根据《离骚》可推定屈 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正月十四日。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曾任楚怀王左徒,他“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内主张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多次受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先后被楚怀王、顷襄王放逐。终投汨罗而死。 ②作品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 《汉书· 艺文志》记载屈原赋25篇。 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所作有《离骚》、 《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共2 4篇。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屈原的作品共计23篇。正是这23篇 奠定了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屈原文化人格的内涵 “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可能成为大诗人。(柏拉图) “和死不相容的是什么?不朽!”(苏格拉底) “全部哲学的严肃命题就是自杀”。(加缪) ①孤独的行吟者(愁容骑士、文化殉道者) ——体悟人生的荒诞 “ 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感受人生的痛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世界承担苦难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②恋美情结的执著者 自恋: 对自身高洁人格的自信与坚守。 他恋: 美人之恋、美政之恋、美物之恋。美在这里是与理想主义相统一的。理想的君主、理想的国家、理想的政治、过着理想生活的民众。 《离骚》的主旨是忠君和爱国,这正是屈原美人之恋的体现。 司马迁说:“虽放流,睠顾楚 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的美政之恋也是其文化人格中的核心部分。 美物之恋中也寄寓着深沉的理想主义和浪漫精神的融合。 《离骚》节选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 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 修以为常。 ③痴狂人生的沉湎者 1)理想主义者的痴狂情结 痴狂与愤怨有关: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 痴狂与绝望有关 2)理想主义者的向死而生情结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表示将用生命来殉自己的“美政”理想。 三、《九歌》的文化与审美解读 1、《九歌》的篇目 ①《东皇太一》为至尊之天神 ②《云中君》祭云神丰隆(又名屏 翳) ③《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楚地以舜妃娥皇、女英

文档评论(0)

xinxinas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