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战中践行宗旨-精选文档.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脱贫攻坚战中践行宗旨 贵州省军区 200 多名师团主官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 100 多名驻村干部长年奔波在田间地头, 调查研究脱贫之策,带领群 众实干苦干,模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继续书写鱼 水深情新篇章。 2016年开始,贵州省军区部队实施帮扶 10 所乡镇卫生院、 10 个村卫生室;帮扶 100 个贫困村、帮建 100 所学校;帮助 1000 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资助 1000 名贫困学生的“双十百千”帮 扶计划,与贵州大扶贫战略同频共振。 1 月 11 日,在贵州省军区机关交班会上,贵州省军区政委 谢武忠通过大屏幕给全体机关干部展示了一组水族群众的生活 照。这是新年伊始,他带领工作组到黔南州三都自治县考察调研 扶贫开发工作时,步行十余公里泥泞山路,深入该县偏远山区看 到的贫困户生活实情。 照片很震撼,官兵很揪心。三都自治县是贵州省军区领导开 展扶贫工作的重点联系县,派驻三都的机关扶贫队员徐少勋说: “我一定要扎下去,像打仗攻山头一样,在脱贫攻坚战中立下战 功。” 一直以来,贵州省军区部队官兵参与地方扶贫帮困的脚步从 未停歇。但在新时期,怎样才能发挥优势、积极作为,真正做到 “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不贴标签、不务虚功、不 作表面文章,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群众叫好”的成绩? 统一思想认识 不当旁观者 不做门外汉 3 年前,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人武部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 署,挂勾帮扶泉坝镇。 党委“一班人”带着感情蹲下去调研实情、 听群众心声、分析致贫原因……与镇党委一道提出“两园两区一 带”大健康产业发展路子,形成以青钱柳、白芨、铁皮石斛为主 要种植项目的药材基地, 以山羊、 黄牛为主的生态畜牧养殖示范 区和核桃产业带。 发展路子确定后, 大家说干就干。 人武部两名主官带领官兵 进山寻找水源、 修堤泵站, 解决了集镇 1 万多人多年来的饮水难 题;人武部干部职工和民兵应急队员 100 多人进驻生态环境极其 恶劣的泉堡村, 冒着生命危险爬山涉水, 用两年多时间完成了泉 堡村 194 户人家的移民搬迁任务; 组织人员对泉坝镇 100 多名复 退军人和军属进行技术与职能培训,培养出田应湖等 40 余名 “致富追梦”带头人……有效带动全镇 11 个村实现集体经济积 累,促进 1025 户贫困户 4000 人脱贫。 “军费不能随意开支, 但只要我们用心用情, 在扶贫中不当 旁观者、不做门外汉,熟悉掌握党的各项扶贫政策,人武部就能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有作为。 ”这是沿河自治县人武部政委李世 怀的扶贫心得。 目前,贵州省军区各级 200 多名师团主官活跃在扶贫一线, 100 多名驻村干部打着背包长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作为“军代 表”,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发扬爱民情怀。 创新工作方式 发挥复转退军人作用 作为驻革命老区的部队, 贵州省军区官兵数十年不间断探索 创新扶贫工作,取得了许多值得褒赞的成果。近两年,兴义、铜 仁军分区发挥广大复转退军人作用,为脱贫攻坚再开突破口。 以前,黔西南州贞丰县 290 多名复转退军人为致富梦想长期 打拼,但苦于门路有限,小康路无着落。贞丰县人武部利用地方 优惠贷款, 送他们外出学习培训, 最后选拔出综合能力较强的退 伍军人雷兴刚来牵头, 在荒山中组建起“老兵种养植农民专业合 作社”,养殖的野兔远销江浙一带,成功带动 40 多户复转退军 人家庭脱贫奔小康。 扶贫资金跟着贫困群众, 贫困群众跟着“能人”, “能人” 跟着党的扶贫政策, 这是贞丰县人武部总结出的扶贫工作可复制 经验。“复转退军人曾经经过部队锻炼, 大都是当地的‘能人, 而且他们浓烈的军旅情结, 有利于再次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打脱 贫攻坚仗。”兴义军分区政委朱少军说。像这样的“能人”,全 省有 10 多万,是贵州省军区参加地方脱贫攻坚战的宝贵财富。 去年底,黔西南州军地开创性地组建成立了“军民融合脱贫 攻坚团”, 精准识别贫困复转退军人、 贫困现役军人和烈属家庭 2540 户,率先帮助涉军家庭脱贫致富,实现群众脱贫与部队稳 定的“双赢”局面 “把复转退军人和民兵中的‘能人聚合起来, 充分发挥他 们政治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强、熟悉当地实情等优势,能有效地 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去年 9 月,铜仁市军地联合举办了首 届“军民融合致富追梦”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了 10 家复员退 伍军人创办的企业和 10 名优秀复员退伍创业军人。 “有过从军经历, 就要用军人本色要求自己, 用军人的胆识 气魄,带动更多人创业致富。”创办鸿泰茶叶公司,每年带动 1000 户农户增收的德江县退役军人张观胤说出了退伍军人的心 声。 “积极参与大扶贫战略, 省军区官兵责无旁贷, 这是新时期 军民融合、富民强兵的需要。”贵州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王 盛槐常常这样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