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 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汉代医家张仲景 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 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 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 “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 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 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 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 效的发挥。
中药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 一是药物有效成 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 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可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 治疗效果十分重要。中药的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 的作用,对于防治疾病均有重要意义。中药的煎煮是多方 面的,主要包括:
1. 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 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
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 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 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器具
一般选用砂锅,搪瓷器皿次之,千万不要用铁锅或 铝锅等金属器皿。详见前发博文: 煎中药,用什么容器最好?
浸泡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 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 成份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 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室温水浸泡 60分钟,轻 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 2厘米。以药材浸透为原则。夏 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可以 长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
用水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 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 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 煮中药。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 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
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份发生 沉淀反应。详见前发博文: 煎中药,用什么水最好?
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 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 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 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水的用量一 般为: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 5-8倍,或将饮片适当加压 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 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 些。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 -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 15 -20分
钟即可。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 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 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一般如果方中草、花、 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 放一点水。
很多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 其实这是笼
统的说法而已。碗有大小之分,药物有多少之别,药材质 地亦有所不同,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
5.方法
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
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 ( 大火、急火称武火, 小火、慢火为文火 ) 。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 -- 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 蒸发,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 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在煎煮过程中,尽 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2)煎煮次数与方法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 2?3次,最少应煎两次。煎
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 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一般而言,一 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 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 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 可再煎第三遍, 改为一日 3 次服用, 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因为煎 药时药物有效成份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 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 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份就不再溶出了。这 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份才能继续 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 次或三次。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 2次为宜,一般先 用急火煮沸, 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 一般为头煎 20? 30 分
钟,二煎10?20分钟。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 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 10?20分钟即可,,并
趁热服用。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 3 次为宜,头煎为
40? 50 分钟,二煎为 20? 30 分钟,三煎为 l0 ? 20 分钟。 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 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以上 煎煮过程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