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74 年腊月 23日中午,天空飘着零星雪花,西北风呼呼的吹着,我背着背 包,手里提着简单的行李碗筷书籍,踩着泥泞迎着寒风,告别了学生生涯,走 向回家务农的征程。回想起两年半的高中生活,课堂上批林批孔,学农基地移 石造田,神禾塬上栽水稻,小新村学农又搬砖。走村串户为五保户劈柴挑水, 访贫问苦请老贫农忆苦思甜。轰轰烈烈,丰富多彩。吃的是玉米发糕,唱的是 改地换天,一颗红心两只手,愿为人民把命献。毕业了,林子散了,鸟儿飞 了,大家各奔东西。我怀着一颗失落的心,离了校园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脚步刚踏进街门,母亲闻声赶了出来,接过我的行李卷,随之给我舀了一 大碗拌汤面,一边看着我吃饭一边说:
“你回来就好,你爸病了,我正担心下午给麦田上粪挣工分没人,这下好 了。”吃完饭后我立刻和弟弟妹妹一起拉起架子车开始了紧张的冬季小麦追肥活 动。
这一下子,早顶星星,晚沐月光,没黑没明的拉呀,晚上睡在炕上,尽管 浑身酸疼,但总能吃饱,晚上棉被热炕,能睡上个好觉,和在学校那个光景比 起来,这可是莫大的福分。
联想在学校时的情景,到了家里确实是跌进了福窝里了。学校白天两顿粗 粮稀汤,胃酸肚胀。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里,摊开湿瀍瀍的薄被褥,那微弱的 蜡烛光芯在从窗户和门缝里侵入的寒风的袭击下,忽明忽暗摇摇晃晃,终于熄 灭了了弱小的光亮。黑暗冰冷的宿舍传来一阵怨天咒地的埋怨声。无奈了,全 宿舍的八个人,和衣裹被,蜷伏在被窝里瑟瑟打颤。你躺下他坐起,出出进进 小便拉稀,肚子咕咕响,说梦话放臭屁。一夜都不得消停。一觉起来,膝盖以 下仍旧寒冷如冰,腿肚子直转筋,到家的感觉真好。
21年三十的下午,拉完最后一车粪,我拖着一身疲惫,走进了家门,架子车 往院子里一放,直接进了屋,倒在厨房炕上动也不想动一下。这一觉睡得实在 太香了,外面的鞭炮齐鸣,屋子里欢声笑语,我毫无知觉,从年三十下午直睡 到大年初一的中午,年夜饭和初一的臊子面都是躺在被窝里吃的,整整睡了 个小时连厕所也没上。
21
灯笼节还没过,就听说年后队里将要派人到深山搞副业,去的地点是秦岭 主峰大坝沟林场,我一下子就上了心。在学校经常听到地理老师讲八百里秦川 如何壮丽,什么秦岭神农架,太白积雪等等,曾引起我的无限好奇。这次有这 么好的机会,绝不能错过。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父亲,谁知父亲立马一口回绝 了。“不行,你小小年纪,身骨儿还软,上山绝对不行,这两年你给我乖乖的在 家呆着,哪儿也不能去,等过两年后,你要上天,我都不拦你。 ”看着父亲这儿 通不过,我立刻寻求母亲的帮助。母亲起初也不愿意,后来听说上山工分大, 每天还有一斤粮食补助粮。立刻站在我的一边,极力支持我。
父亲告知母亲,不是我不让孩子去,这次是上山当装卸工,这活儿重,危 险性大,我不放心。母亲反驳说:
“你不是常说你十六七岁时,就经常上山割柴,背炭割扫箸,跑遍了南山沟 沟坎坎。现在咱孩子都十九啦,比你那时强多啦,为什么就不能去?你是怕多 挣工分扎手,还是怕补贴粮撑肚,还是想当什么活雷锋。你今天就不要多想, 孩子今个去定了。 ”在我们家里,从来都是母亲说了算,父亲终于无话了。还 好,父亲在队里是个小组长,大小也算个官,还能说上话,我终于如愿了。
年还没过完,正月初九我们就出发了,我们一行八个人,拉了两个架子 车,装着面,玉米糁等食量粮及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和各人的铺盖用具。走 了二十多里路到了沣峪口,在那里停了两个多小时,挡了无数次车,最终以两 瓶酒两条烟的酬劳拦住了一辆开往林场装木头的卡车。
司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长眉大眼,一脸连腮胡子,爱说爱笑, 是从部队转业到运输公司的,已有十三年的车龄。他告诉我们,开车是一个非 常危险的工作,今天看着活蹦乱跳,不定明天就在那儿翻了车,要了命。在他 这十三年的开车经历中,曾翻过五次车,在他的手中已出过三条人命。司机师 傅嘴角叼着烟卷,一路上谈笑风生。汽车在曲折窄狭的道路上颠簸着飞驶着, 车厢里的锅碗瓢盆不停的相互撞击,发出一阵阵叮叮当当的响声,百十斤的粮 食口袋也在车厢里跳跃着,几次几乎要弹出车外,我九十斤重的体重坐在上面 竟镇压不住。
“快看,山沟翻了一辆车 ”,随着大老黑的一声吆喝,我几头往沟里一瞧, 真的之间河沟里的草丛中,一辆大卡车四个轱辘朝天栽在草丛里。走了还不到 十里路又看到一辆车翻在沟道里,从沣峪口到大坝沟林场五十来里的路竟看到 了四辆翻在沟里的汽车。听人说在这条路上每个星期都有车翻到沟里,大多都 是些挂偏座的野鸳鸯。
在当时,流传着 “听诊器,方向盘,百货公司售货员 ”是最吃香的三大行 业。尤其是汽车司机,在长途运输线上,最受欢迎。山道旁的独户人家,几乎 都是司机们温馨的家。汽车到了门前,按上三声喇叭,男主人、立刻出门另觅 住处,女主人则花枝招展,迎客入门,热情款待。由此以后,这家的日用百 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