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词语零拾.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文献词语零拾 Notes on the Terms Used in Dunhuang Documents DENG Wenkuan (College of History ,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9 ) : The diverse categories and complex sources of Dunhuang documents that were mainly written by hand have posed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today s revisionary work. With the aid of some dialects and slang from the northwest China of the Tang Dynasty , this paper offers novel viewpoints and provides new evidence regarding previous revision ,trying to find the ac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exts and demonstrating why some words can replace each other. Keywords: biao ; te ; Jiu ; xiang ; che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 敦煌文献门类众多,内容庞杂,既有传世典籍,如经史子集 四部书和宗教文献, 又有许多当时当地的实用文本和文书, 如变 文、诗歌、契约、社邑文书、书信、官府档案,等等,涉及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文字形体而言,又涉及到手写俗体、唐五代 西北方音、方言、俚语等许多方面的具体问题,致使迄今为止, 我们没有完全读通读懂的地方仍不在少数。 近些年来, 经过语言 文字学界学者们尤其是一批新锐的努力, 不少问题已获解决, 令 人欣慰。 但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都受到一定限制, 自然 也会出现一些不很准确的解读。 这是完全自然的事情, 不足为怪。 现实的需要是,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应有更多学者参与其中, 从不同侧面贡献力量,相互切磋,积极探索,庶几方可对一些疑 难词语给予确解。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越界发言,写出这 篇小文,与学林朋友共同探讨。是者吸收,否者指谬,是笔者对 语言文字学界学人们的企盼。 (一)标 《庐山远公话》 有云:“是时远公来至市内, 执标而自卖。”[1] 黄征、张涌泉二位教授注曰:“标:插在身上的表记,用以说明 所卖人畜货物的价格、特点等情况。” [1]297 杨小平博士解读 说:“标字反映了当时人口买卖的情形, ‘标是旧时出卖人或 物品所用的标志。 ”杨氏在引《汉语大词典》 对“标”的解释“特 指旧时出卖妇女、 儿童或物品所插的草芥或竹篾标志”后, 提出 三项质疑:“一,出卖者不限于妇女、儿童,解释范围过窄,因 为敦煌变文中的‘标就不是妇女, 也不是儿童, 而是成年男性; 二是,标是插在身上吗?还是放在什么部位?我们根据‘标字 前出现的‘执字推测,‘标是并非插在身上的,而是拿的; 三是标用什么东西呢?用草芥或竹篾吗?标不一定是草芥或竹 篾,也可能是一个标牌, 上面可能会写明出卖对象的情况或售价, 便于吸引买家。” [2] 上述黄、张、杨三位学者暨《汉语大词典》对“标”的解释 都有正确的成分, 也都存在不足和失当之处。 从出卖人口的角度 说,《汉语大词典》只列了妇女和儿童,自是不当,已为杨小平 氏指出,是正确的认识。但对“标”的形制和内容,三位学者均 存在过度解释的嫌疑。“标”是什么?《汉语大词典》说是草芥 或竹篾,这是正确的认识。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北方人用草芥、 南方人用竹篾当作“标”,均是行地利之便,很是自然。这样的 “标”上能写出所卖人口或货物的特点和价码吗?当然不能, 也 不符合事实。如果你去过今天乡村的集贸市场,到出卖牲口、衣 柜、自行车等大件物品的地方,就会看见,准备出卖的牲口或货 物上, 在北方是会插上一根“草芥” (南方集贸市场我未亲身经 历过)。它可以插在牲口的笼头上, 也可以插在自行车的车把上, 仅仅表示该物出售而已。 至于变文里说远公“执标而自卖”, 那 是因为他既是出卖品,又是出卖者,“标”不执在他手里,又能 放在何处?这样一种“执标自卖”的行为, 并不具有普遍性。 如 果将其普遍化,就不免以偏概全了。真实的情况如上文所言, “标”是物主插上去的,仅是标志它要被出售而已。至于说 “标”上有说明所卖人畜货物的价格、 特点等,就更不切实际了。 旧时在集贸市场, 一宗买卖只是卖主和买主之间的行为, 具有很 强的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