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色彩中国意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色彩中国意象 敦煌壁画是敦煌莫高窟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已有编号的洞窟 中,壁画就有45, 000m2其面积之广,让人惊叹。在众多的壁 画里,莫高窟唐代壁画最闪耀夺目, 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灿烂辉 煌的时代。公元 618 年,唐朝建立,一个盛世国度开创了。国家 的繁荣,经济的昌盛,人民的幸福,影响到了画师对敦煌壁画内 容的表现。 此时的壁画也不再是早期的忍辱牺牲, 积善行德的本 生画。这个时期的壁画大多是描绘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如 217 窟(盛唐)观无量寿经变等,或者表现唐朝的开放开明,如 104 窟的各国王子听法图, 还有表现世俗贵族礼佛图的, 如 130 窟都 督夫人礼佛图。 壁画风格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了画师对色彩的应用 和表现,这个时期的壁画色彩呈现出独特的色彩之美。 唐前期色彩概述 敦煌莫高窟自前秦建元二年开窟,经历了十六国、北魏、西 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每个时 期的色彩又具有各个时期不同的色彩特征。例如,北魏时期,壁 画题材大多是本生故事,如《萨 ?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 肉贸鸽》等。因此在色彩上多用土红、深蓝、白、黑等色彩形成 浑厚视觉感受,进而宣扬释迦牟尼教化众生,普行六度。西魏时 期,壁画设色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常用白色铺底,配以群青、 石绿、大红,这个时期壁画色调活泼、明亮。 唐朝前期,宣扬教义的经变画盛行,如“净土变”、“法华 经变”等,总的说来这个时期的色彩以朱、丹、青、绿、赭等色 为主,但各个时期有略有不同,初唐、盛唐主要以青、绿、赭为 主色调,中唐以石黄、石绿、赭为主色调,同时采用墨线调和画 面。另外,运用对比色与同类色相结合的手法使画面色彩层次丰 富。在唐初,大青、青金色很少用,偶尔用石青点缀细小纹。唐 初壁画的色彩,是在隋代鲜艳华丽一派风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色种有石青、石绿、朱砂、朱膘、 储石、 土红、石黄、 藤黄、 靛青、铝粉、白土、金箔、墨等十余种,加上各种色相本身的不 同色度和调和色,色彩达到敦煌艺术最丰富的阶段,色种之多, 赋彩渲染技艺之精湛, 都远远超过了魏隋时代。 唐前期壁画有着 与众不同的设色特点以及色彩之美。 唐代后期, 由于吐蕃占领了 敦煌,虽然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但总体而言,较敦煌前期 有所滑落,色彩也不如前期丰富。 唐前期设色特点 2.1 晕染 晕染是初唐、盛唐设色的主要手法之一。在初唐、盛唐那众 多的经变画中, 古代画师充分运用了晕染的表现技法, 使宏伟的 经变画中的人与景协调一致, 画面立体感强, 同时还兼具一定的 装饰美感,体现出灿烂辉煌的一面, 但同时整体又不乏和谐之美。 初唐、盛唐对青、绿、赭的应用,使得画面整个显现出沉着高雅 的一面, 但同时又不失丰富的视觉效果。 这种沉着高雅之美不同 于晚清的俗艳, 这种沉着高雅之美奠定了中国色彩意象。 黑、白、 灰无色彩的使用, 调和了色彩的纯度, 使画面色调具有鲜明色与 调和色的统一关系。 2.2 略施薄彩 略施薄彩的绘画风格是唐朝敦煌壁画设色的一个突出特点。 其中,初唐 57 窟中的大势至菩萨在色彩的表现上更偏向中国意 象的视觉表现, 在空白与线条的处理上, 通过流畅的笔墨来表现, 具有一种特殊的中国意象美感和神韵。 其中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略 施薄彩的绘画风格在唐代壁画中具有典型的风格特征, 对人物色 彩的表现与中国传统抽象审美精神在唐前期壁画里留下了璀璨 的印记,其中以初唐 220 窟《药师经变》最为明显。画中以药师 七佛和八接引菩萨为主体,十二药叉大将护卫两旁。另外, 220 窟中东壁北门的帝王图, 通过色彩的精工细制, 对人物色彩的表 现富丽灿烂, 体现了大唐开放博大的胸怀以及盛世的雄风。 这种 精致写意的设色绘画风格, 在空白与线条的虚实处理上, 更偏向 于传统中国意象视觉的手法。 唐前期色彩美的特点 3.1 色彩的飞扬之美 唐朝敦煌壁画的色彩与线的结合赋予了色彩飞扬之美。 色彩 以线和形为依托,色随线走,又随形动,形给色节奏韵律飞扬之 美感。初唐第 209 窟窟顶西披北侧的《夜半逾城》和第 329 窟的 《乘象入胎》 将色彩的飞扬舞动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画师通过 色彩与线条的结合与交融, 将伎乐飞天奏乐散花, 披巾飘带迎风 飞舞等表现得五彩缤纷。 正是这种飞扬之美使整个壁画色彩流露 出强烈的宗教情感和艺术情感。 3.2 色彩的装饰之美 唐代画师对敦煌壁画色彩飞扬之美还体现在通过冷暖对比 产生丰富的装饰效果, 或者在同一色系中运用色彩的深、 浅、冷、 暖变化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 这些丰富的层次使色彩具有飞动的 视觉感受。如初唐 220 窟中《药师经变图》和《阿弥陀经变图》 就充分利用了暖色深、浅、冷、暖变化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层次; 而冷色系列中,工匠充分运用绿色色深浅不同,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