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在番茄生产中, 育苗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苗期的生长发育 状态,往往影响到前期,甚至整个生育周期。俗话说“壮苗一半 收”,进一步说明培育适龄壮苗对番茄整个产量的影响。 在番茄 幼苗期,形成早期产量的花芽已分化结束,因此,番茄秧苗的生 长状况及生理素质,影响着花芽的分化、坐果及果实发育。番茄 工厂化育苗, 可为温室、 大棚、小拱棚、 露地生产提供适龄壮苗, 可降低育苗成本, 保证秧苗质量, 搞好番茄工厂化育苗是实现早 熟、丰产的基础。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归纳总结了番茄工厂化育 苗技术规程,以期为番茄幼苗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育苗前准备 基质准备 番茄育苗基质主要有草炭、蛭石、珍珠岩,夏季配比为草炭: 蛭石:珍珠岩=7 : 2 : 1,冬季配比为草炭:蛭石:珍珠岩 =6: 1: 3。 进口草炭不需要添加任何肥料, 只需按比例混合均匀 后喷水至其含水量到达 60%即可。国产草炭随水喷洒多菌灵 1 000 倍液,使含水量达到60%用薄膜覆盖3?4 d后使用。 穴盘选择与苗龄 夏季使用 89孔或 105孔穴盘,苗龄约 28 d ;冬季使用 72 孔或 50 孔穴盘,苗龄一般 40 d 。新穴盘可以直接使用;旧穴盘 清洗干净后用高锰酸钾 1 000 倍液浸泡,晾干后使用。 肥料 使用育苗专用水溶性肥料,如 20-10-20 ,14-0-14 ,磷酸二 氢钾等。 农药 番茄工厂化育苗中, 会发生一些病虫害, 需要根据病虫发生 情况,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蚜虫、白粉虱可用 10%吡虫啉 500 倍液、 5%阿克泰(噻虫嗪) 600倍液、 10%烯啶虫胺 500倍液、 3%啶虫脒 800 倍液喷洒防治;菜青虫可用 1.8%阿维菌素 800 倍 液、 1%菜喜(多杀霉素) 500 倍液、 1%甲维盐 500倍液等喷洒。 幼苗发生病害可用 75%百菌清、 72.2%普力克(霜霉威)、 40%甲 基托布津、 77%可杀得(氢氧化铜)、 80%代森锰锌、 52.5%抑快 净、 25%阿米西达(嘧菌酯)、 98%绿亨一号( ?霉灵)、 58%金雷 (精甲霜 ?锰锌)、 58%甲霜灵、 50%速克灵等喷洒防治。 激素 若幼苗徒长,可喷洒 15%多效唑适量,浓度和用量一定要慎 重,否则会造成幼苗不长等现象。 水 工厂化育苗过程中,要求使用的水pH值为5.5?6.5、EC值 小于 0.5 mS/cm 。 从播种到进发芽室 填基质 把准备好的基质装入穴盘,稍加镇压,也不可过用力,使基 质充满穴孔而富有弹性。 打孔 用打孔器在穴中心打孔,孔深 0.8?1.0 cm。 播种 把种子放在穴中心,每穴 1 粒,种子放平。 覆盖及浇水 用珍珠岩或蛭石覆盖, 以覆盖面与穴盘表面相平为宜, 第一 次浇水要浇透。 进发芽室 根据番茄种子发芽对温湿度的要求,一般温度控制在 27? 30C,湿度在90浓上。 从出发芽室到移苗 出发芽室 一般番茄3 d就可以出发芽室。胚根长 5?8 mm胚轴弯曲 顶土。 温湿度管理 要求白天28C,晚上20C,湿度达到80%基质表面干燥 时适当喷清水,增加湿度以利出苗整齐。中午阳光强烈时,可以 拉开遮阳网遮荫。 移苗 子叶展平时即可移苗,移苗前可先浇一遍清水。移苗时,将 大、小苗分别移入不同的穴盘,双株分开,空穴补苗。移苗时用 手轻捏种苗子叶 4从移苗后到定植前3?4 d的管理 温湿度控制 随着种苗的生长,温度逐渐降低,白天由 28C逐渐降至 24C,晚上由20C逐渐降至15C。湿度也要逐渐降低,降低湿 度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 给予幼苗充足 的光照。只有当温度过高时才在中午适当地短时遮阳降温。 肥料的使用 移苗后第 2 天开始浇肥, 在晴朗的上午进行。 共施水溶性肥 料6次,第1次施水溶性肥料(20-10-20 ) 100 mg/L,第2次施 水溶性肥料(14-0-14 )150 mg/L,第3次施水溶性肥料(14-0-14 ) 200 mg/L, 第 4 次施水溶性肥料(20-10-20 ) 200 mg/L, 第 4 次 施水溶性肥料( 14-0-14 )200 mg/L ,第 6 次施水溶性肥料 ( 20-10-20 ) 250 mg/L ,每次间隔 2? 3 d ,若穴盘四周幼苗缺 水,需补清水。秧苗大面积萎蔫时,第 2 天需浇肥。 株高控制 在种苗生长的中后期可通过控制水分降低温度, 以控制种苗 高度,增加茎秆粗度,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500? 1 000 倍 液 2? 3 次。若植株生长过旺,通过自然调节无法控制高度时就 需进行化学控制。化控一般在浇肥的第 2 天 10:00 前进行。有 1 叶 1 心、真叶基本覆盖满穴盘时,打 10 mg/L 多效唑; 3? 4 d 后看具体情况喷 15 m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