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议古代的合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议古代的合同 《周礼》上的合同叫“判书”。 《周礼 ?秋官?朝士》说:“凡 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这意思是说:凡有债务纠纷的, 必须附有契约券书,朝士(掌管法禁刑罚的官)方可受理。郑玄 注“判”说:“半分而合者。”今人林尹继而解释道:“判书犹 今之契约、合同。”另据《周礼 ?天官 ?小宰》的记载,周代的契 约、合同因为使用关系上的差异,其实又分作傅别、质剂和书契 等。其中借贷契约叫做傅别,买卖契约叫做质剂,赠与和收受契 约叫做书契。由于契约、合同是商品交换的产物,而人类在原始 社会后期已经有了商品交换,因此,学者们便将契约、合同在事 实上的发生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 一、半分而合:纯朴古老的历史渊源 为什么说契约、 合同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出现了呢?传说 “神农氏结绳为治”, 这似乎讲的是以结绳决诉讼, 判是非吧? 当然,这不过是一种推想而已。但是,我们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 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 仍可以从旧时某些少数民族的社会存在 (时处于原始公社制时期)中去寻找出这方面的实证。 即以傅别为例。据清人袁枚《子不语》卷二十一记载,旧时 居住于海南岛的“黎民买卖田土,无文契票约;但用竹签一片, 售价若干,用刀划数目于签上,对劈为二,买者卖者各执其半以 为信。日久转卖,则取原主之半签合而验之。”对此,刘黎明在 《契约?神裁?打赌》(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一书里认为, 海南黎族的这种属于原始契约的“割竹签”与《周礼》所记的 “傅别”――周代中原契约基本相同。 由此似可推知出中原傅别 的原初形式。从字义上看,“傅”是文约之意,“别”是“对劈 为二”之意。 中原早期的傅别应当是用竹简木牍制作的, 与黎族 的竹签相似。 关于《周礼》所记“质剂”, 《马可波罗行纪》 (冯承钧译, 中华书局 1954 年版)第二卷在记述古代傣族社会的情况时说: “土人缔约,取一木杖,或方或圆,中分为二,各刻画二三符记 于上,每方各执一片。负债人偿还债务后,则将债权人手中所执 之半片收回。 ”对此,刘黎明也认为, 傣族的这种原始契约和 《周 礼》所记“质剂”基本相同。 由此亦可推知出中原原始质剂的形 式。质剂由于使用的方式不同,故有长短之分。据研究,长券和 短券有2尺4寸、I尺2寸、8寸和6寸之别。在汉简中,有许 多买卖契约被保留下来。有的简片完整,简文清晰,其中有买卖 土地的契约,也有买卖布帛、衣物的契约。这些契约都是质剂。 此外,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用“买地券”殉葬的风俗。这 种用以“买地”的质剂, 当然不具有“官方”的性质, 它们应属 于民间使用的质剂。 至于《周礼》所记的书契, 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 卷十说: “瑶人无文字,其要约以木契合二板而刻之,人执其一,守之甚 信。”由此也可以推知出中原书契的原初形式的面貌。 郑玄注《周 礼?地官?质人》说:“书契……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许慎《说文解字?刀部?券》说:“券,契也……券,别之书,以 刀判契其旁,故曰契券。”因此,早期书契主要也应是用竹简木 牍制作;不过由于使用了文字,它们比起瑶族的木契来,内容当 然丰富得多。 对于《周礼 ?天官 ?小宰》所记傅别、质剂、书契这三种契约 形式,清人孙诒让《周礼正义》说: 盖质剂、傅别、书契,同为券书。持质剂,手书一札,前后 文同,而中别之,使各执其半札。傅别则为手书大字,中字而别 其札,使命各执其半字。书契则书两札,使各执其一札。傅别, 札、字半别;质剂,则唯札半别,而字全具,不半别;书契,则 书两札,札亦不半也。 《周礼》 此处所记, 其实已印证了我们前述关于傅别、 质剂、 书剂面貌的推测; 当然, 它也应该符合包括周代在内的古代商品 经济的实际情况。因为按照前举《周礼 ?秋官 ?朝士》及郑玄注, 判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应是分作左右两支来合券验证的。 所以, 傅 别、质剂、书契在《周礼?天官?小宰》中均被视作判书——契约 或合同的。 二、质人司约:市场内外的执法官 在夏、商、周三代,商业与手工业一样,是由奴隶主国家和 各级贵族垄断与掌管的, 商人同手工工匠一样, 隶属于奴隶主贵 族,称“工商食官”。在当时的通都大邑中,设有固定的交易地 点 市,在市上出售牛马、兵器、珍宝和奴隶等。国家设置专 职官吏――“质人”负责监督交易的进行; 买卖双方需要订立契 约,由“质人”负责主持和颁发。 《周礼 ?地官 ?质人》说:“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 凡卖价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掌稽市之书契,同其度 量,壹其淳制,巡而考之。犯禁者,举而罚之。”这意思是讲: 周朝专设有质人一职以掌管市场买卖,包括对买卖奴婢、牛马、 兵器、车辇等以及各种珍奇物产的价格进行估算。凡买卖货物, 当以券书作为凭证。像关于奴婢、牛马等大宗买卖,券书当用长 券,至于兵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