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学内涵.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池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学内涵 o 从现存的剪纸作品来看, 最初剪纸制作者的目的有三种: 一 是通过剪纸来表达某种愿望, 祈求神灵保佑的一种巫术行为。 传 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汉武帝思念不已,卧 不安寝,食不甘味, 于是请术士用帛剪了李妃的影像为其招 魂。这种以剪纸招魂祈神的巫术, 截至目前在盐池一带还有人延 续使用。二是人们对形象美的追求,在衣着或其他生活 用品上添加各种图案的装饰品。 随着磨制工具的使用, 人们 捕猎技术的提高,远占人类所捕猎物的皮革不仅满足日常使用, 还有了相当的剩余,于是人们便在制作衣服的时候,用 兽皮绘制花乌、动物等图案,又将图案四周的皮革剪去.制 成镂空刻花的装饰品,缝制在衣服上。三是民间风俗的影响,唐 宋时期流行“镂金作胜”的风俗。“胜”,就是用纸或 金箔、银箔、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方块几何形者,称之为 “方胜”; 花草形者,称之为“华胜”;人形者,称之为“人 胜”。 真正的剪纸艺术应是从东汉时期开始的。 公元 105 年,蔡伦 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 一些术士首先使用纸作为 招魂驱邪的材料,于是.这种镂空刻花的装饰便找 到了轻便漂亮、 易于制作和普及的材料. 从而诞生了剪纸艺 术,由此可见,剪纸艺术在我国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用纸 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且有据可查的剪纸 作品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的五幅团花剪纸。 这 些闭花剪纸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分别是对马团花、对猴团花、 金银花团花、菊花团花、八角形团花。这五幅团花不论 从制作工艺、还是制作材料上都符合现代剪纸的特征,是我 国现存最早的剪纸作品,剪纸艺术自东汉以来。经过代代相传, —直流传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丰 富的情趣。盐池地区虽然从春秋时期就已置于秦的势力范 围,受中央政府的管辖,但由于地处边塞地区,曾是汉族和其他 少数民族的杂居之地,其文化传承也深受各少数民族的影 响。盐池在各个历史时期义都是各中央政府在北方的一个军 事要地,有“平固门户,环庆襟喉”之称,唐宋时期同北方少数 民族的战争接连不断,盐池一带多次从我国南方或内地 一些省市征丁起夫到此守卫边境、修筑长城。因此,盐池的 文化传承又受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 在文化发展上存在着复杂的 多层次性。另外.盐池人民自古以来就“笃信签鬼。尚 诅咒”,在剪纸艺术上。既受“人胜节”和剪纸驱邪的影响, 又受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生活习惯的影射,有辞岁贴窗花的习惯。 因此,闲暇之时。姑娘、媳妇们拿出自己精心绘制的 图样,剪出自己喜欢的窗花。到了春节。将窗花贴在窗户纸 上,既美化了生活环境。又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解放前, 盐池县的民间剪纸艺术依然属于自然发展阶段; 一 直到了解放后. 这一古老的艺术才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1956年 5 月,盐池县妇联首次在全县征集妇女美术作品,一 些民间艺人将自己精心剪制的作品拿了出来, 参加在县文化 馆举办的“民间妇女美术作品展览会”。 1957年 5月,在县文 化馆举办的民间作品展览会上,一百八十五名作者的四百 O 一件美术作品中, 剪纸作品占有较大的比例。 1958 年到 1959 年,一场“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纲, 以创作为中心, 大搞文艺运动”的文艺“大跃进”在盐池蓬开展起来 ,尤其在 1959 年提出的“文艺创作千万件,迎接国庆十周 年”的口号声中,盐池广大干部、工人、农民和学生共创作各种 文艺作品达四万六千多篇 ( 件) ,其中就有相当数量的剪纸 作品。这次活动虽然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民间艺人的创作积极 性,但作品质量不是很高, 内容雷同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例。 “文 化大革命”开始,张贴“忠”声剪纸作品在盐池极为 流行,许多人家的墙上都贴有剪制的“忠”字。到后来,为 了方便, 将剪纸“忠”字配上向日葵的图案绘在家门、 桌子或墙 上。在民间,剪纸作品依旧以窗花的形式流传。每年春 节,盐池各地的群众仍然喜欢将窗花贴在窗户上。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末, 盐池的民间剪纸创作开始走进图书报刊中, 《宁 夏群众文艺》《盐池文艺》《盛世文苑》《盐州文苑》等 刊物上都曾发表过盐池民间艺人的剪纸作品。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大多数家庭已经告别了窗户纸, 剪纸艺术也从人们的生活中悄悄地退出。 人们已经很难看到春节 前夕女孩们相互交流剪纸图样、精心剪制的样子了 。也很难看到家家窗户亡红红绿绿的美丽窗花。但是,剪纸 艺术并没有失传。 在盐池, 一些民间老艺人仍然默默地耕耘于剪 纸艺术,加上美术爱好者的加入,使盐池的剪纸艺术呈 现专业化、专题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 在各社会团体的积极组织下. 剪纸艺人们展开了广 泛的艺术交流, 一些民间作品的展览、 评比更促进了剪纸艺术的 发展。 1998年,盐池县成功地举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