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云观与近代北京社会
北京有着众多历史悠久的道观, 作为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的 白云观在北京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白云观之 所以在宗教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与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 处机密切相关,因其为专门安葬 1227 年去世的丘处机而建。明 朝迁都至北京后, 白云观不断扩建, 其作为“首善之区”的重要 道观,在全国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常有勋戚显贵到白云观求取长 寿成仙之术。
清代的兴盛
清朝入关后, 白云观逐渐得到清朝统治者的认可和支持, 一 方面是尊敬丘处机曾经辅佐成吉思汗的经历, 另一方面是其阐扬 的爱生止杀、 顺天孝亲与清心寡欲的教义对于安定社会和人心有 益。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白云观的香火十分旺盛,其影响力 日久月深。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白云观声名远播,被誉为清代京 师第一道观, 逐渐成为全真道的三大祖庭之一。 清初全真道第七 代律师王常月曾在白云观开坛传戒,弟子达千余人。 1807 年张 合皓任白云观住持后, 开始频繁受戒, 此后历经张教智、 郑至祥、 孟至才等人进一步推动白云观道教事业的发展。 1867年张宗 ?v 任该观方丈时,得到京师权贵的信任。慈禧太后之母去世后,张 宗 ?v 受托做法事,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得授紫袍玉冠,并捐 助银两助其开坛弘扬道法,当时“伯子公侯,接踵而来请谒,声 名播于远方”。在这一过程中,有多位宫廷太监拜入张的门下, 为继任者留下了宝贵的人脉资源。
1881年,高仁峒继任为白云观住持。他任主持期间,白云 观声势达到了顶峰,影响力遍及全国,其人曾多次开坛传戒,弟 子有三千多人。 高仁峒与宫廷太监刘诚印为同门师兄弟, 交情深 厚,传言通过刘的推荐,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和眷顾,还与大 太监李莲英结成了异性兄弟。 高仁峒在晚清时期常出入宫廷, 往 往停留数日之久。 1889 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到白云观玉皇殿 上香,封高仁峒为“总道教师”。 因高仁峒与清廷高层建立了密 切的联系, 导致白云观在朝野的影响力迅速膨胀。 此后北京王公 府印,八旗显贵宅邸,但凡做法事道场,莫不争相延请白云观道 士。因得到政治眷顾,白云观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晚清全真道的 兴盛中发挥了龙头作用,成为培养人才、阐教扬道的中心。特别 是刘诚印在拜入白云观后, 引荐和传授众多太监进入道门, 进而 创立了全真道霍山派,其后发展迅速。得益于权贵信任的影响, 白云观也吸引了京师附近大量的信众, 其中既有权贵, 也有普通 百姓、士绅和商人。
白云观的兴盛, 也与道众及信徒的捐赠密不可分。 如刘诚印 曾多次帮助高仁峒募集传戒经费, 总数达万两之多。 由于白云观 的特殊地位, 京师的其他道士也经常捐赠白云观, 而京师周边的 信徒贡献尤多。他们组成了众多的香会,不仅捐钱修观,还捐赠 田产,作为白云观的观产。不断的捐赠使得白云观观产日增,到 清末民初即以观产富甲天下。这使得白云观有资产可以泓道传 法,不断扩修庙宇。如 1887 年白云观重修吕祖殿,不久又增添 彩画。 1890 年信徒及弟子捐赠两万两白银修建了云集山房,修 成后环境幽雅,有苍松翠柏,亭榭花台,又有怪石森然,建筑精 雅,不仅成为白云观主要的传道场所,而且由于秀美的景观,成 为了当时京师重要的景点之一, 吸引了当时大量的文人墨客乃至 外国人前往观赏游玩。 加之高仁峒等人厨艺上佳, 权贵常在此宴 饮。如 1892 年春时,晚清大员豫师曾在白云观宴请荣禄、李鸿 藻、谭钟麟、祁世长等要员。
繁荣的庙会生活
在传统社会中寺庙道观, 不仅是传道授法、 举行宗教仪式和 修行祈福的宗教场所, 往往还承担了部分的社会娱乐功能和公共 交往功能,是老百姓娱乐消遣、游览交游的重要场合。随着白云 观宗教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其庙会在北京人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 越大,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清代北京城,过完春节后,民众盛装出行,如织的人流熙 熙攘攘涌往白云观。 虽然清朝统治者秉持封建礼教, 针对庙会中 男女杂沓、 妇女入庙烧香的情况多次禁止, 但难以阻挡人们前往 的热情。即使在当时交通并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除了老人、妇 孺选择乘车外,游客们大多都骑驴前往。宣武门外,赶驴的脚夫 们争相拉客, 价钱也并不贵。 驴背上的红男绿女, 有挺身昂首的、 有伏身骑背的, 也有脚夫扶持而行的。 来来往往的驴子如穿梭般,
骑驴来回成为当时的盛况之一
从初一到十九的白云观庙会,是当时北京的重大娱乐节日之 一,在其周边形成了消费和娱乐场所。庙会从初一到十九结束, 僧道之徒,勋臣贵戚、贩夫走卒、士人游女络绎不绝,车水马龙, 十八日晚达到高峰,名曰“会神仙”,相传该夜会有神仙微服降 临白云观,游人遇到可以祛病延年,道士遇到可以羽化成仙。清 代的文人留下“年年燕九神仙会,知有神仙来降不?”的诗句。 庙会各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