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成语中的疑难语素
汉语成语一般认为是由语素 ( 也叫词素 )构成的,如“不刊之 论”是由“不”、 “刊”、“之”、“论”四个语素构成的, “参 差不齐”是由“参差”、“不”、“齐”三个语素构成的。成语 的意义与其所构成的语素义紧密相关, 或者说其语素义是构成成 语意义的基础, 所以准确而透彻地理解和把握语素义对正确地理 解和使用成语至关重要。 如从理解的难易程度和需要重视的程度 的角度而言,成语语素又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较为浅易的, 其特征是语素用字即常用字的常用义,无须特别重视也不会出 错,如“不刊之论”中的“不”、“之”、“论”三字。另一类 是较有疑难的, 其特征是语素义是非常用义, 或是语素用字生僻 等,如上举“不刊之论”中的“刊” ( “修订”、“修改”义 ) 。 此类语素极易使一般使用者产生疑惑甚至误解, 姑称之为“疑难 语素”。所谓“疑难”,是就一般人 (非专家 )而言。为了更好地 认知和把握这种疑难语素, 笔者从其疑难成因的角度将其分为以 下几个小类,并随机就每一小类的释义问题略加论述。
功能性疑难语素
有的成语语素在某种语法结构 ( 即成语所体现的语法结构 ) 的规约下改变了它通常的语法功能,具有了别的词类的语法特 点,因而在语义上也有了相应的、不同于常用义的变化,造成了
般人理解上的疑难。如:
“衣冠禽兽”的“衣”、 “冠”, 一般人所理解的常用义为 名词“衣服”、 “帽子”,而这里则用为动词性语素, 分别为“穿 衣服”、“戴帽子”义。
“汗牛充栋”的“汗”, 一般人所理解的常用义为名词“汗 水”,而这里则用为使动,义为“使……出汗”。
“不耻下问”的“耻”,一般人所理解的常用义为形容词
“可耻”,而这里则用为意动,义为“认为……可耻”。
“披坚执锐”的“坚”、 “锐”, 一般人所理解的常用义为 形容词“坚固”、“锐利”,而这里则用为名词性语素,分别为 “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义。
“星罗棋布”的“星”、 “棋”, 一般人所理解的常用义为 名词“星星”、“棋子”,而这里则用为状语,义分别为“像星 星那样”、“像棋子那样”。
对此类功能性疑难语素,绝大多数成语辞书“漠然置之”, 干脆不予解释,有的成语辞书则态度游移,模棱两可 [1] 。笔者 认为,对于这种功能性疑难语素,成语辞书还是应该给予解释, 理由主要有三: 其一, 这种语义虽是作为“语法搭配”而产生的 功能义, 但它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 不能采取不承认主 义;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作为以定型性和习用性为主要特点的 成语中的这种语素义, 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与古汉语中 的词类活用而产生的功能义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 古汉语因词类活
用而产生的功能义一般认为是不能作为词典义项的 ) ;其三,读 者需要,即一般读者需要对这种语素作解释, 他们要知其所以然。
通假性疑难语素
有的成语语素用的是通假字, 而一般人多不明于此, 因而造 成了一定的疑难。 如:“强奸民意”的“奸”字应是“干”的通 假字 [2] ,“干”是干求、妄取义,“强奸民意”是强加己意为 百姓的意见; 如果按字面义把“奸”解为“奸污”, 就完全说不 通了。“名列前茅”的“茅”应为“旄”的通假字。旄,牦牛尾 作竿饰的旗子,“前茅”即“前旄”,指前军所持之旗,引申指 先头部队、前面等义,这成语的意思是,名字排列在前面;如果 按“茅”的“茅草”义解,就会出笑话。再如:“铤而走险”的 “铤”应是“逞”的通假字,“逞”是“速、快速”义;现在众 多成语辞书都只将“铤”解为“快走的样子”,而没有指出是 “逞”的通假字,很使人费解。“铤”字从“金”,本指铜铁等 的坯料,后写作“锭”。对这样通假性的疑难语素,成语辞书一 定要给予解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一般读者不致误解,并知 其所以然。
僻字性疑难语素
成语中有的语素用字是一般人不常见 (甚至不认识 ) 的生僻 字,因而也就必然会造成理解上的疑难。^口:“发奸 ?伏”的
“? ”字较生僻,意思是“揭发”;“栋折榱崩”的“榱”字较 生僻,意思是“椽子”;“枵腹从公”的“枵”字较生僻,意思 是“空”;“饿殍遍野”的“殍”字较生僻,意思是“饿死的 人”;“方枘圆凿”的“枘”字较生僻,意思是“木榫”。对诸 如此类的疑难语素,成语辞书一般都应特别予以指出并加以解 释。
僻义性疑难语素 语素用字虽不生僻, 但其语素义却并非一般人所通常理解的 常用义;唯其如此,此类语素极易误解。别说一般读者,就是一 些成语辞书 (包括一些重要的成语辞书 )也往往出错。 如“百足之 虫,死而不僵”的“僵”,应是“仆倒”义 ( 《说文》八篇上:
“僵,债也。”债,意为仆倒。从例证上看也应是此义一一此语 出曹炯《六代论》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以其扶之者众也。 ” 因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测评399.doc VIP
- 男科的现状与发展战略.pptx VIP
- BOSS效果器ME-7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5.3 认识直角(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大学语文》怎样读懂一首诗(1)-教学课件.ppt
- 幼儿照护中级核心技能考评标准.pdf VIP
- 老视框架眼镜验配专家共识(2025).docx VIP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新生儿疾病诊疗指南:新生儿复苏(2025年).pptx VIP
- 《基于STM32单片机的LED室内照明智能调节系统设计(附PCB图和原理图)》110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