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剂室内筛选.docxVIP

百合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剂室内筛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合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剂室内筛选 DOI:10.14088/jki.issn0439-8114.2016.10.025 :The pathogen was obtained from infected bulblets of Lilium brownii and was determined as Fusarium oxysporum according to its culture characters , colors , spore size. Microscope and ITS molecular marker were also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F. oxysporum caused blight of L. brownii iden tified via Koch s postulatio n. The in door toxicity test of 15 fungicides we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 ,fludioxonil and flusilazole had better inhibitory effect than other fungicides. 万载有 500 多年食用百合( 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种植的历史,是中国三大百合基地之一。 2006年万载百 合种植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龙牙百合被评为“江 西省名牌农产品”。 但由于栽培品种长期无性繁殖, 种性严重退 化,枯萎病大面积发生, 如何防治百合枯萎病是目前急需解决的 问题。 引起百合枯萎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串珠镰刀菌(F. rnoniliforme )和茄腐皮镰刀菌 ( F. solani )。邹一平等 [1] 报道了龙牙百合枯萎病的主要致病 菌为尖孢镰刀菌和茄腐皮镰刀菌。 李诚等 [2] 、冯昱人等 [3] 报道 兰州百合枯萎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 F. rnoniliforme )和茄腐皮镰刀菌,主要致病菌是尖孢镰刀菌。杨 秀梅等 [4] 报道了云南百合枯萎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并进行了 ITS 序列分析。在病害防治方面,目前国内报道防治百合枯萎病 的杀菌剂主要包括多菌灵、 ?f 霉灵、烯唑醇、中生菌素等,笔 者在百合栽培大田试验发现多菌灵、 ?f 霉灵、中生菌素等药剂 防治百合枯萎病效果较差,亟须筛选出新型、安全、高效的防治 药剂。为了进一步查明万载百合枯萎病病原菌, 并筛选出更适宜 的杀菌剂,特进行本试验。 材料与方法 材料 从江西省万载县白水乡百合基地采集枯萎病龙牙百合鳞球, 采用PDA培养分离、提纯病原菌。对 15种药剂进行室内抑菌试 验,供试药剂见表 1 。 方法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病原物的分离参照文献 [5] 和 [6] 的方法进行。病原物的纯化,主要通过切取菌丝段或挑取单 抱进行纯培养,纯化后的菌种转移到 PDA斜面培养基上保存。 分离病原菌的鉴定 培养性状及形态学观察,根据分 离真菌在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抱子显微形态进行鉴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 区(ITS )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病原菌并测序,在 NCBI网 站,用BLAST软件与GenBank中已知种属的rDNA进行序列比对 和同源性分析。 病原菌 ITS 全序列分析委托生工生物工程 (上海) XX公司进行。 柯赫氏法则验证 根据柯赫氏法则,将健康百合鳞片 接种至长满菌丝的草炭、珍珠岩的混合基质内, 25 C恒温培养, 选取出现相同症状的鳞片进行病原菌的再次分离鉴定。 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择 对百合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 5%- 95%范围内的不同杀菌 剂;每种药剂分别取不同的浓度,在 18 mL PDA培养基(55 C) 中加入2 mL药剂,分别倒入3个直径为90 mm的培养皿内(3 次重复),静置30 min后在平板中央放5 mm的菌饼,于25 °C 下倒置培养,对照处理的菌丝生长直径大于 50 mm后,量取各平 板中菌落的直径, 以加入灭菌水的培养基平板为对照, 计算抑菌 率。将抑菌率换算成机率值、 药剂浓度换算成对数值进行计算 [7 , 8];利用 SPSS 19.0软件求出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 EC50, 并对常用药剂浓度下的抑菌率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分离结果 从百合病株中分离得到丝状真菌,菌株之间形态差异较大, 气生菌丝白色、粉色至紫色,丝绒状、羊毛状或毡状,培养基表 面无色或淡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