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男性启蒙精英视角下的女性解放
出版于 1925 年的《玉君》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中 篇小说之一, 曾轰动一时, 被列为五四以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 作品。相比同一时期的其他著作, 《玉君》中所体现的女性理想 并不因其深刻而独特, 但它“光明”的开放式结局在当下看来蕴 含了更多合理性与可能性。 人的解放是五四以来的启蒙文学一直 关注的问题, 其重要部分女性解放又与两性关系有着天然的密不 可分的关联。 《玉君》既考察了两性关系下的人性解放,又展现 了男性启蒙精英主导的的社会改革的实际状况。
一、玉君的女性理想与当时的启蒙思想 “发现妇女”,始于来华传教士的影响。张莉的《女学生: 民族国家视域下的新妇女想象》 中提到, 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妇女 缠足、不读书等现象表示不认可, 向人们讲述迥异于中国妇女的 西方妇女的形象和生活, 还建立女子学校。 这自然是为了传教的 便利, 怀着他们自身的功利目的, 但同时也在更广的范围内构建 起了完全不同于古老中国妇女形象的想象。 在晚清的一系列政治 改革中, “女性以被赋予的国民权利和国民责任为名, 重新进入 历史,而这也奠定了此后百年女性与民族国家关系的基本模 式。”[ 乔以钢 刘?:《“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题 身份与文学实践》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 4 期] 但是另一方面,妇女只是被大多数的改革者当做是“强国保 种”的工具,作为生产力的女性成为女性期待的重心。 “以康(有 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戊戌维新知识分子提出的妇女问题是早 期维新派的延续, 所不同的是, 他们以‘废缠足‘兴女学为 突破口,将妇女解放放在了救亡图存、强国保种的手段的位置 上”[ 杨剑利:《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3 页] 在《“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 与文学实践》 中,作者则更强调了在看似“进步”的提倡女权的 表象下,女性所扮演的政治工具作用。
尽管比起维新时期的女性观有了很大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也 大多局限于口号式的倡议之中。 民国建立之后, 许多政府法令和 举措使得女性教育问题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教育部颁布了学校章 程一一《壬子癸丑学制》,开始淘汰两性双轨制,女子教育的范 围扩大,年限延长; 1917 年,教育部公开在全国招收女子高等 师范学校的学生; 1919 年,大学允许女生就读。这一时期,去 国外留学的女学生也增多。 教育作为社会改革的先驱, 为女性解 放提供了外在的条件和动力。 狂飙突进的五四运动的影响下, 涌 现了如秋瑾、 张竹君等争取女性权利的知识者与革命者。 “男性 精英为女权大声疾呼, 但陶醉于启蒙主义的思想激情, 止步于现 实政治的改革与斗争” [同上 ] 。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 更期于女 性自我的践行和斗争。
玉君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半新半旧的女性, 她在 北京的一所师范学校学习过, 既受过当时较高的文化教育, 又经 受了“五四”浪潮的洗礼。 这个故事模式具有五四时期关于人的 价值与社会改造的典型性, 故事叙述也被放置在女性解放与启蒙 实践的范围当中。 玉君的形象虽然过于光彩照人, 但她也有其变 化发展的过程。 将这个形象放置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之中, 又 是明暗相间的。面对自由爱情,她敢于和家庭反抗,也甘于在时 间和距离的消磨中信守承诺, 这些都是她超于了那个时代普通妇 女光辉的一面。 但对照女性理想的更完美形态, 她又是不够光辉 的。杨振声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 始终没有忘记她的女性身份。 杜平夫归国之前的那个玉君, 是类似于子君的人物, 可即使同样 是反对封建家庭的出走, 玉君也没有子君走得那么凛然慷慨。 玉 君的投河是强烈的感情冲击造成的, 在情绪的波动下阴差阳错地 进行的。玉君说“生命的兴趣,是全从旁人对你的感情生出来 的。” [杨振声:《玉君》,华夏出版社 2009年版,第 40页 ] , “有两个爱我的人, 我就可以不死了” [同上 ] ,她将自我的生存 寄托在情感之上, 而非出于对个人主体的珍视和个人合理意愿的 捍卫。此时玉君的女性理想显然是残缺的。 直到杜平夫归国误会 了林一存和玉君的关系, 才使得玉君痛定思痛, 认识到了杜平夫 的虚伪, 也是她女性意识真正苏醒的开端。 玉君痛斥杜平夫的一 席话,在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其实你所爱的也是我的皮肤, 不是我的灵魂!” [ 杨振声:《玉君》,华夏出版社 2009 年版, 第 68 页 ] 追求灵魂之爱的失落让玉君重新审视自身, 她开始向往 更多的社会身份。
女性的解放归根到底是人的解放, 是人的欲求的实现。曾经
的玉君,是由女人而走向人;此时此时的玉君,是由人而走向女 人。如果说女性的爱情支配下的玉君即使与封建家庭进行抗衡, 也不过是女性角色下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