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97.PPTX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97.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宋夏金元 的文化;政治:民族政权并立,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加强。;课程目标;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目录;儒学的复兴;;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 自幼饱读儒家经书。 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 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却比较落后,在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时间,没有出现一位儒学大家,除了在无神论方面有所发展,在哲学本体论上,却无多大进展。 材料二: 东汉末年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记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chen,wei)谢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 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一、儒学的复兴;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一、儒学的复兴;3.理学的产生;程颢 北宋理学家;实质: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 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本体上,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通常表现为意识决定物质的存在。;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材料二: 问:天道如何? 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材料一: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朱子语类》;5.程朱理学的认识论; 一方面反映了一种对人高标准、严要求的修养理念,要求人摒弃过度的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准宗教的道德自律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具有禁锢合理欲望、扼杀人性、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的消极影响,因此历来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批判;5.程朱理学的方法论;理学的内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时期儒学不同,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化。传统儒学经由儒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的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者“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 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佛道化的特点。理学佛道化,把佛、道的禁欲主义吸收进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理学大师——朱 熹;材料一: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二: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材料三:理学的理欲之辩,本意是想规谏统治者。但事实是统治者顺手接过来,反向一击,理欲之辩由道德修养的圣贤功夫转化成了政治奴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