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旅游与历史文化详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YPERLINK / 云龙旅游与历史文化 一、 云龙县诺邓景区简介(1) 二、 云龙风光(12) 三、 云龙历史概述(16) 四、 云龙的地理资源概述(21) 五、 大理西陲的民族文化(23) 六、 颤音中的古道(28) 七、 还有一条茶(盐)马古道(30) 八、 云龙县城的城名变化(34) 九、 大理赋(37) 云龙旅游与历史文化 云龙县诺邓景区简介 云龙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东接大理苍洱风景区,西邻怒江大峡谷风景区,北靠丽江与香格里拉,南连保山腾冲与德宏。云龙有着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各种生物资源,高山、湖泊、森林、草甸、温泉、溶洞、古村、古庙、古桥、古道等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以云龙县城诺邓镇为中心的诺邓景区,包括诺邓千年白族古村、天池、天然太极图、虎头山、沘江古桥梁等景观要素。该景区东距昆明市540公里、距大理市154公里,南距保山市132公里,西往六库174公里,北至剑川210公里,交通畅达,旅游接待条件充分。文试卷,计算机,盈利性最强高中语文,语文试卷,计算机课件我研究高中语 诺邓景区欢迎海内外旅游者前来休闲度假或观光旅游。戏币等等课件什么高中语文,语文试卷,计算机,主要指需要物流参与高中语文 一、诺邓旅游 “诺邓”是云南历久未变的最古老的村邑名称,自唐代南诏时期以来该名字一直没有改变,称为千年白族村,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也是白族最早的盐业经济重镇。目前诺邓村保留着滇西最古老、最集中、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踪,村中现存一百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明清时期的众多庙宇建筑和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驿路、街巷、盐马古道等古代建筑,还有2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10000余件散落在民间的古董、文物、字画牌匾、古老家具什物以及洞经花灯音乐、传统工艺美术、节会庆典活动、民间礼道规矩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想一想,在“数的世界”里,除了除法计算,这学期还学习过哪些知 云龙县城至诺邓村有旅游公路7公里。 2002年1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于诺邓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8月诺邓村成为云南省“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在当年9月的北京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上诺邓村被评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村落”;2007年5月31日,诺邓村被授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当年11月5日,诺邓村又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便捷高中语文,语文试卷,计算机上课件 3.项目建设及管理模式进货渠道选择 二、诺邓历史文化 诺邓村过去一般称为“诺邓井”或“诺井”,“井”就是盐井。根据云南史料记载,云南井矿盐业在秦汉时期就已产生,公元前110年,今安宁、大姚、云龙已产盐。从西汉至南北朝时期,云龙为比苏县,古白语中“比苏”即“出盐地”的意思,汉朝设置比苏县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个地方产盐。唐初,云龙属姚州都督府尹州,据方国瑜教授《云南郡县两千年》书中记载,尹州即云龙境,下领“盐泉”等五地。《新纂云南通志》曾考证汉代的云龙盐井即今之诺邓井,而唐初尹州下属的“盐泉”是否为诺邓待考,但从现存史料和区域形势分析,“盐泉”即为诺邓井是可能的。唐天宝年间,南诏政权攻占姚州都督府所有领地以后设置宁北节度,公元791年,改宁北节度为剑川节度,领有宁北、沙追、讳溺、若耶、浪穹、细诺邓等地。樊绰《蛮书》中言:“剑川有细诺邓井”,按方国瑜先生注,细诺邓即今云龙县诺邓井。《蛮书》成书于公元863年,可知“诺邓”村名见诸于史籍也已经有1144年的历史了,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诺邓”这个名称一直延续至今。来,说说这一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明白了吗?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 公元1383年,明政府设云南四提举司,其中有“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即在诺邓,所谓五井即指诺邓井、山井、师井、大井、顺荡井。据《明史·食货志》:“五井(盐课提举司)辖盐课司七”,即除上述五井盐课司外还有“鹤庆军民府剑川州弥沙井盐课司、丽江军民府兰州井盐课司”两处,到明嘉靖年间云龙又新增石门、天耳、金泉(今宝丰)三井。公元1393年,又在诺邓设“上五井巡检司”。提举由中央政府委派,一般都以乡进士提举五井,如现今诺邓村黄姓、李姓等族,先祖均因明代内地进士提举五井而子孙落籍于兹。明代李元阳曾为诺邓黄氏族人撰碑,记载公元1466年,福建人黄孟通任五井提举,任职9年后因所辖顺荡井盐课任务未能完成,遂留其子孙在诺邓补征盐课,自己告老回归福建。后来提举司衙门逐步演变成诺邓村的“黄家宅子”,衙门旧址也在清代乾隆年间改造成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