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民众和医生对鼠疫的观察与命名
摘要从近代普通民众和医生的视野,探究他们如何描 述鼠类活动和患者症状,以及如何命名鼠疫的,对于鼠疫 辨别是有帮助的。虽然民众和医生对鼠类活动和患者症状 有相当的认识,但并没有将鼠疫和其他传染病区分;对于 鼠疫的命名,和以往相比,依然复杂多样。
关键词鼠类活动;症状;命名
Theobservationandnamingtoplagueofpeopleandmedicalpr acti tionersinm odernChina LIYushang, ResearchCe nterforHis toricalGeo graphy, Fud anUniversi ty, Shangha iXX33?
Ab stractltis helpfultod ifferentia teplaguefr
omotherinf iewofordin rs,byobser theactivit atients, anectiousdis arypeoplea vingandstu iesofrats, dnamedplageasesfromt ndmedicalp dyinghowth describeds ue.Althoughepointofv ractitione eyobserved ymptomsofp htheyhadwe
omotherinf iewofordin rs,byobser theactivit atients, an
ectiousdis arypeoplea vingandstu iesofrats, dnamedplag
easesfromt ndmedicalp dyinghowth describeds ue.Althoug
hepointofv ractitione eyobserved ymptomsofp htheyhadwe
llknownabo utsuchknow ledge, they didnotdist inguishthi sdiseasefr omothersan dalsohadva riousnamin g?
Keywor dsActiviti esofrats; S ymptom;Nam ing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鼠疫的学者碰到的难题之一,就 是如何断定史籍所载的某种疫病是鼠疫。医史学界公认中 国最早的鼠疫专著《鼠疫治法》出版于189 1年,不过,此 书并未广泛传布。广东石城罗芝园据吴宣崇著作,并把王 清任医治北京霍乱时的解毒活血汤变化加减而成治鼠疫主 方,编为《鼠疫汇编》,在罗芝园本人、各地中医生和地方 人士的帮助下,此书得以广泛传布,鼠疫及其治疗方法才 广为民众和民间医生所知[1]。在治疗鼠疫专书出现之前, 医者对此病茫然无知,如在云南,“受其害者百有余年, 时医无从下手,一概指为天灾”[①],广州的医生也‘鲜 知其病所由来,但名曰核症,而无从考其核之所由来” [2]o 由于光绪十七年以前的民众和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后世 学者在利用历史文献来判定某种疫病是否是鼠疫时,就会
产生分歧。
范行准和曹树基都认为中国金元时期就有鼠疫流行[3] o 曹树基的研究表明,明代后期在华北、江南和四川等地, 又爆发了两次规模空前的鼠疫大流行[4 ]0这些研究主要是 根据症状来判断鼠疫的。对于辨别原则,范行准认为:乾 隆以前,人们并不知道鼠疫的真正病源,直到乾隆年间才 知道与死鼠有关;表现在病名上,医家“多以片面的病状 命名,故往往同一种病因所发病的部位不同,而有几种不 同的病名”,因而鼠疫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诸如“时 疫疙瘩”、“大头天行”、“阴毒”、“阳毒”、“虾蟆瘟”和 “瓜瓢瘟”等都曾是各种类型鼠疫的俗名。以后,随着人 们认识上的进步,这些病名渐成为历史名词。[5 ]从民众和 医生对鼠疫的认识程度出发,最大限度来辨别疫病的类型, 这种研究方法是可取的。
范行准认为乾隆以前的民众和医生并不能认识鼠疫。 考明末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曾论及“疙瘩瘟”和“瓜瓢 瘟”,至光绪年间,广州名医区德森在鼠疫流行面前,认为 疙瘩瘟“即鼠核瘟也”,瓜瓢瘟“即标蛇症也”,标蛇症即 为肺鼠疫,此症“与疙瘩瘟病相同,治亦相同” [6]。光绪 年间的医生已经认识到“疙瘩瘟”和“瓜瓢瘟”只不过是 人间鼠疫的两种常见形态罢了,这证明了范行准研究的正 确性。乾隆以后,随着鼠疫的经常发生,民众对于此疫有 了相当的认识,知道此病的发生与鼠有关,也创造出各种 避疫的办法[7],对于患者的症状也有了相当的认识,这也 证实了范行准的研究。
不过,直到最近,国外一些学者对这种辨别方法仍抱 怀疑态度[8]。邓海伦(Helen Dunstan)的观点在西方最具 影响力,她认为辨别历史时期某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