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日名曲】埃尔加《谜语变奏曲》
《谜语变奏曲》 ( Elgar- Enigma Variations )让埃尔加得 以登上国际舞台,不再和其它英国作曲家一样,出了国门就 没几个人认识了。 1899年6月19日由指挥家汉斯?里希特 在伦敦首演后,旋即被当时一流的指挥家及作曲家,包括尼 基什、温加特纳、库塞维斯基、托斯卡尼尼、拉赫曼尼诺夫 及马勒等人所喜爱,争相指挥演出。会造成这样的成功,原 因不难理解。就算将这个作品本质性的优美及技巧上的熟练 加以分离,这个曲子对指挥家、演奏家、听众而言,相较于 其它雾气迷蒙的英国曲子,还有着更为澈澄透明的特色。▲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皇家爱乐/ 2007 Proms 在曲子的原稿上, Enigma 是作曲家自己标定的主题。 埃尔加 曾表示这意指艺术家的寂寞或创作的孤单,有些人认为这当 然说的是艾尔加自己。然而埃尔加也曾表示这个曲子有一个 更重要的主题,但未曾明示。不论第二主题是一流行性的旋 律,或是一交响性的创意,就像友谊这两个字从来无法被明 确的定义成什么东西。在这些用来判断隐藏性主题的种种猜 测中,有一种是 Auld Lang Syne (美好的往日时光) ,但埃尔 加予以否认。近几年来有一种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 Dies Irae and Rule, Britannia !对大不列颠的赞颂。对于第一次听 到这个曲子的听众来说,在每一段变奏的主题上,会觉得有 许多的迷团,主要是来自于埃尔加所标示的字母(或绰号) 。 这些关于哪一段变奏是指埃尔加的哪一个亲朋好友的争论, 向来是一些音乐学者及乐迷长期以来所极欲揭露的谜题。
其中,最神秘的,是第十三段变奏的浪漫曲,因为它标注的 是:(***)。 有一份的文件数据认为,埃尔加这段变奏 用在描述他的朋友 Mary Lygon 女士。她当时即将远行至澳 洲,因此在这段变奏中有着轮船引擎的象征手法,还有来自
门德尔颂的序曲 Calm Sea and Prosperous \6yage (《静海的航 行》。这个美丽的曲子版本不多,你可以听听海汀克指挥伦 敦爱乐在 PHILIPS 的动人录音)。但是有另外一个理论说, 这是关于埃尔加的乡愁,是他记忆中的一个叫做 Helen Weaver 女孩。在 1883 年曾经与埃尔加订婚,后因得了肺结 核而不得不取消婚约, 移居纽西兰, 在当地一直生活到 1929 年。 Helen 是一位小提琴家,他们俩当年曾一起去欣赏舒曼 的钢琴协奏曲,而门德尔颂的序曲就很像舒曼这个曲子的风 格。这段破碎的罗曼史, 深深影响着埃尔加, 所以才能解释, 为什么这段有着贝多芬的悲怆钢琴奏鸣曲影子的变奏的悲 剧性格。
在经过一连串的变奏之后,这个曲子最终回到了埃尔加本 身。为了表示对他最重要的两个人:他的妻子与支持者
Jaeger,所以这象征自己第十四变奏中,重新唤回两个人的 主题。英国作曲家在旋律上有着浓厚的田园风格, 优美朴实, 令人喜爱。但除此之外,配器上偏重弦乐的不平衡,也常使 人听多了就觉得单调。埃尔加的这个作品尽管已经是其中少 见的例外,但如果单纯的强调管弦乐的演出,也将造成言之 无物的缺憾。在这个情感丰富的作品中,更是如鱼得水的将 戏剧效果发挥到极至,兼具管弦效果与深厚情感。不用说, 这种浪漫手法, 最动人的演出, 就是第九变奏的慢板乐章了。 而这也是这个曲子中最为动人的部分。一种淡淡的哀愁,加 上细腻婉约的心情变化。
《谜语变奏曲》堪称埃尔加创作中最上乘之作。和他同期的 作品相比, 此曲之格调更显严谨和含蓄。 它的产生亦属偶然。 1898 年 10 月的某天晚上,埃尔加坐在钢琴前漫弹着一些片 断旋律。妻子发现曲调有些不同,于是问他是什么?“没什 么!也许能变化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他回答。为了让妻 子开心,他将曲调加以变奏发展,开玩笑地以一种即兴风格 对他所熟识的朋友们进行勾勒。 “鲍威尔( H. D.
Steuart-Powell )会是这样的架式…”他边说边模仿鲍威尔手 按键盘的准备动作—他曾担任钢琴和埃尔加一起演奏三重 奏。接着旋律开始喧嚣,那是模仿另一位朋友吹牛的神态。 以主题为基础,变奏的表现手法自古有之,然而透过朋友特 征去透视主题,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有趣 效果。这首作品很快就完成了。而埃尔加的朋友们都把这些 钢琴速写拿来互相取笑。弦乐的乐谱也在 1899 年的二月完
成。▲尤里?特米尔卡诺夫/圣彼得爱乐 主题作品一开始以清晰、柔和的音乐陈述主题,并构成其后 各变奏的基础。主题若隐若现地徘徊于小调和大调间,导奏 部份显得犹豫不决,就像作曲家忐忑不安地踏上自我发现旅 途似的。在弦乐器奏出忧郁的几小节后,跟着由单簧管独奏 引出一个逐渐升起而扩展的音型,但此时的乐音仍像向往什 么似的;不久,音乐又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