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清末法律制度(1840—191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三字经 道咸间 变乱起 始英法 扰都鄙 同光后 宣统弱 传九帝 满清殁 革命兴 废帝制 立宪法 建民国 国家司法考试考点 清末“预备立宪” 《钦定宪法大纲》 十九信条 谘议局与资政院 清末主要修律内容 《大清现行刑律》 《大清新刑律》 《大清商律草案》 《大清民律草案》 诉讼法律与法院编制法 清末司法体制的变化 大理院 法部 四级三审制 领事裁判权 会审公廨 第一节 预备立宪 背景 主要活动 主要成果 一、预备立宪的背景 消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外抵制西方列强侵略 回应朝野立宪派的政治请求 二、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颁布“仿行宪政”上谕 改革官制 公布“预备立宪”计划 设立咨议局与资政院 1.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0年以后清王朝实行“新政” 1905年10月,设立“考察政治馆”(1907年8月更名为“宪政编查馆”) 1905年7月9日,清廷正式决定派遣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5年12月成行 镇国公载泽、湖南巡抚端方、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锋、户部侍郎戴鸿慈 1.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载泽的《奏请宣布立宪密折》 君主立宪政体“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端方的《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 (洋务和新政活动)“但能效其末而不能效其本” 西方富强的原因是“任法不任人” 视频:预备立宪汇报会 2.颁布“仿行宪政”上谕 1906年9月1日清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预备立宪上谕》 视频:慈禧颁预备立宪上谕 立宪根本原则 “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3.改革官制 1906年11月6日颁布《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 宣布仿照“三权分立”原则“更定官制” 公布中央官制 公布了地方官制 修订预备立宪筹备方案 1911年5月8日,清廷批准并颁布了《内阁官制》和《内阁办事暂行章程》 裁撤军机处,把旧内阁改组为责任内阁 视频:改革内阁官制 4.公布“预备立宪”计划 1908年8月27日公布了“预备立宪”计划——《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 确定以九年(1908-1916)为“预备立宪”期限 制定实施刑律、民律、商律、刑诉律等法典 宣布从1917年始行宪政 5.设立咨议局与资政院 咨议局筹建于1907年。1908年7月22日公布《咨议局章程》。到1909年10月14日,全国除新疆外,21个行省都成立了咨议局 性质和作用 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实为各省督抚严格控制下的附属机构 为各地立宪派提供了一个舆论宣传阵地和政治活动场所 5.设立咨议局与资政院 1907年9月20日下令设立资政院,1909年8月23日公布《资政院院章》, 1910年正式成立(举行开幕大典) 视频:资政院召开 性质和作用 中央咨询机构,实际是皇帝的御用机构,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议会 逐渐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 三、预备立宪的主要成果 (一)《钦定宪法大纲》1.基本情况 1908年8月27日,清廷颁布 由宪政编查馆和资政院制订 共23条 正文14条:“君上大权” 附则9条:“臣民权利义务” (一)《钦定宪法大纲》2. 主要内容 “君上大权”:立法、行政、司法、统军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立法、行政、司法皆总揽于统治大权,故一言以蔽之,宪法者所以巩固君权,兼以保护臣民者也。” “臣民权利义务”:纳税、当兵及遵守法律 (一)《钦定宪法大纲》3.局限性 基本抄自日本帝国宪法和普鲁士宪法 沿袭其中有关君主大权的规定 增加了议会闭会期间君主筹措经费等权力 日本宪法中规定的臣民迁徙、宗教信仰、通信、请愿等自由,它却没有提及 特点:皇帝专权,人民无权 实质: 以“宪法”的形式确认君主的绝对权力,体现了满洲贵族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及愿望 (一)《钦定宪法大纲》4.历史进步性 中国历史(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君主立宪政体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君主立宪国家的有限君权原则 “夫宪法者,国家之根本法也,为君民所共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当率循,不容逾越” “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 君主“不以诏令随时更改”审判机关权力 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臣民有限的权利及义务,与君主专制时代相比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定义和背景 简称“十九信条”,资政院制订和通过, 1911年11月3日公布 1911年清政府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匆匆抛出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 (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2.内容特点 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