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牛槭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牛槭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 收稿日期: 2013-08-20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试剂与仪器 材料:白牛槭叶片于 2012 年 10 月采自黑龙江金龙山国家森 林公园,微波干燥后保存。 试剂: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无水碳酸钠、氯化钾、 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锌、硫酸亚铁、 硫酸铁、硫酸铜、 硫酸锰、硝酸铅、蔗糖、柠檬酸、亚硫酸钠、过氧化氢、蒸馏水 等均为分析纯。 仪器:SIMADZUUV25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PHS-2 型酸度计、DGN-99型台式微型离心机、DK-98-I电子恒温水浴锅 等。 研究方法 1.2.1色素的提取酸化乙醇法:新鲜白牛械叶片-清洗-干 燥f粉碎f称量f浸提f过滤f色素液。设置提取剂( A)、提 取时间(B)、提取温度(C)、料液比(D) 4因素3水平正交 设计(表 1),得出该色素的最佳提取方案。 色素的光谱特性分析在室温下,以蒸馏水为对照液, 用1 cm比色皿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00?800 nm波长内,以 1 nm 为精度进行扫描,测定色素的吸收光谱。 1.2.3 色素理化性质试验 将色素样品分别溶于一定量的水、 甲醇、无水乙醇、 正丁醇、石油醚、丙酮、氯仿中,观察其溶解状况。 123.2 分别取色素提取液5 mL于试管中,用1 mol/L HCI 和1 mol/L NaOH调节pH值从1至10,观察色素液颜色变化。 1.2.3.3分别取色素提取液10 mL于密圭寸试管中,在室温(约 22 C)以及30、40、50、60、70、80、90 C水浴条件下静置 加热 1 h ,冷却至室温后,分别测其吸光度。 1.2.3.4 分别取色素提取液5 mL于试管中,并分别置于紫 外光下(波长254 nm照射1、3、5、7、9、12 h;室内自然光 下照射1、3、5、7、10、15 d,观察色素液的颜色变化并测其 吸光度。 1.2.3.5分别取色素提取液5 mL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 分数为 0.05%、0.1%、0.5%、1% 5%勺 Na2SO3溶液和 H2O2溶液 3 mL,室温下静置30 min后,测定其吸光度。 1.2.3.6分别取色素提取液5 mL于试管中,分别加入0.1 mol/L 的 Cu2+、 Zn2+、 Fe2+、 Fe3+、 K+、 Na+、 Mg2+、 Ca2+、 Al3+ 、 Mn2+ Pb2+ 3 mL,室温下静置3 h,观察色素液颜色变化并测 其吸光度。 1.2.3.7分别取色素提取液5 mL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 分数为 1%、3%、5%、7%、10%的蔗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05%、1%、 2%勺柠檬酸溶液3 mL室温下静置6 h,观察色素液颜色变化并 测其吸光度。 1.3 保色剂处理试验 将在由质量分数为 1%蔗糖和 5%柠檬酸配制成的保色液中浸 泡过的叶片, 与未经保色的叶片共同置于室内自然光下照射一段 时间,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并用 NCSfe卡记录颜色值。 结果与分析 白牛槭叶片红色素的提取条件 由表 2 和方差分析结果得出, 4 个提取因素中料液比为主要 影响因素, 提取剂、 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红色素的提取效果影 响较小。最佳浸提条件为 A2B3C2D1即0.1 mol/L HCI-70%乙醇 溶液,料液比1 : 30(g : mL,提取温度70 C,提取时间4 h。 2.3 白牛槭叶片红色素的理化性质 白牛槭色素的溶解性由表 3 可知,白牛槭红色素为水 溶性、醇溶性色素。这与花青素的性质相同。 讨论 白牛槭红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 535 nm最佳提取条件为0.1 mol/L盐酸-70%乙醇溶液,料液比1 : 30 (g : mL , 70 C条件下提取时间 4 h。白牛械红色素在酸性 条件下稳定性较好, 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一定的耐紫外光性, 不 耐自然光, 对氧化还原剂较为敏感, 因此在保存时应避免接触这 类物质。Fe2+、Fe3+可引起色素颜色异常,碳水化合物、有机酸 对色素有一定的增色效果,故而在配制保色剂时可适当添加碳水 化合物及有机酸。 本试验分析了单一因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对白牛械的保 色可提供一定的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的环境更为复杂, 因此还 需进一步研究白牛械叶片红色素受多因素影响时稳定性的变化。 此外,对于该色素分子的组成结构也需进一步研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